陆锋,男,1980年3月生,西南政法大学本科双学士毕业(法学、文学)。2003年参加检察工作,现任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第*检察部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曾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获个人及个案嘉奖,入选上海市公诉业务人才库,2018年被选派至英国考察学习。曾获“全国铁检机关十佳公诉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首届上海检察风云团队”及上海市优秀公诉人评比“*佳论辩奖”等荣誉称号。办理过中政委关注的及*高检、公安部、海关总署交、督办的各类疑难复杂及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多个案例获评*高检、上海市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受聘担任上海司法智库学会顾问,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导师、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模拟法庭实务指导老师,是全国首*法检互联网直播演说平台“法检PLUS演说会”发起人、总教练。曾研发国家检察官学院出庭公诉实训课程,多次应邀至各司法机关及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海关学院等院校进行实务授课,关于行政违法前置类犯罪及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多项实务论文和调研成果被《犯罪研究》等期刊杂志及上海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年会等实务论坛收录。
展开
——万毅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一线办案实践总结,*新理论深度提炼,是读了《司法实践视野下的排除合理怀疑》的直观感受。专著围绕刑诉法新确定的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原则,从内涵阐释、中外比较、理论辨析等方面逐一展开。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结合办案实践,归纳总结案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排除合理怀疑证据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对检察官切实发挥好审前主导作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胡春健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法学博士
“排除合理怀疑”如何在刑事诉讼中展开,存在一定分歧,其中部分分歧源于对“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论、理念和方法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此,作者立足检察工作实际,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梳理,从大量的实证样本中抽象出一般原则和处置方法,厘清了实务中亟需明确的基本问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本书值得刑事诉讼实务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罗开卷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法学博士
本书围绕着“排除合理怀疑”刑事证明标准这一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系统性的阐释了“排除合理怀疑”的应有内涵及应用准则。从刑事辩护角度而言,“排除合理怀疑”是至关重要的辩点,甚至可以达到釜底抽薪的辩护效果,本书亦为之提供了实用而又有效的辩护路径。
——林东品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律师协会刑事研究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