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文经典-茅盾散文选
0.00     定价 ¥ 36.8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44778244
  • 作      者:
    茅盾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代文学巨匠 经典名篇结集

展现人生百态 记录时代变迁

 

茅盾先生无疑是杰出的。他的文字如此有张力,笔法如此娴熟,他始终关注着普通民众的苦闷、迷惘、不安与渴望,以至于他的散文有那样鲜明的时代特征。

郁达夫说,“唯其阅世深了,所以每不忘社会”,“象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


展开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虹》《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选取了茅盾具艺术价值的散文代表作品,它们或记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语言形象、诗意,言随意旨,浑然天成,真实展现了茅盾的思想志趣与人生经历以及茅盾所处的那个时代复杂的社会状况与生活百态,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连城之珍。


展开
精彩书摘

                                                                                    白杨礼赞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展开
目录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1

卖豆腐的哨子  4

雾  6

虹  8

红叶  10

速写一  12

速写二  14

冬天  16

雷雨前  19

从半夜到天明  22

风景谈  25

白杨礼赞  30

大地山河  32

冥屋  34

乡村杂景  36

大旱  40

旧账簿  45

交易所速写  49

苏嘉路上  52

市场  62

祖母、陈粟香舅父  65

我的婚姻  73

我所见的辛亥革命  82

梯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85

海南杂忆  89

为了纪念鲁迅的六十生辰  94

佩服与崇拜  97

恋爱与贞操的关系  100

恋爱与贞洁  104

现代女子的苦闷问题  107

“自杀”与“被杀”  110

欢迎古物  112

时髦病  114

谈迷信之类  116

升学与就业  119

《娜拉》的纠纷  122

狂欢的解剖  124

不是恐怖手段所能慑伏的  128

无题  131

雨天杂写之一  133

雨天杂写之二  136

雨天杂写之三  138

时间,换取了什么?  142

闻笑有感  146

谈排队静候之类  149

一点回忆和感想  152

狼  155

森林中的绅士  160

作家和批评家  163

谨严第一  166

谈我的研究  168

文学与人生  172

文学与政治社会  176

自由创作与尊重个性  179

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  181

致文学青年  192

论“入迷”  198

质的提高与通俗  20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