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先生曾以一曲《乡愁》为大陆读者熟知,其文学成就不止于诗,于散文、评论、翻译、编辑方面也是华语文坛坐标。也无怪人以“璀璨的五彩笔”来形容余光中的成就:紫色笔来写诗、金色笔写散文,黑色笔写评论,红色笔来编辑文学作品,蓝色笔来翻译。今天的这套书,正是他的诗、散文、评论与翻译的集合,“五彩笔”如何妙笔生花,读者正可在本套丛书中得见。
一九八七年梁实秋在台逝世后,晚辈为彰他对文坛的贡献,乃设立“梁实秋文学奖”,分为散文及翻译二类。本书为余光中主持翻译类的评审时更逐年发表的评语。其中详论得奖译作的得失,指点改进之道,并亲自出手示范。余光中所撰评语不但展示了他的翻译功力,也可窥见他诗学之精、诗艺之高,值得有志研究英诗或从事翻译的人认真学习。书名《含英吐华》正是把英诗化为中译之意。
第一届译诗原文
The Novelist
Cavalry Crossing a Ford
第一届译诗组冠军译文
第一届译文原文
Human Society in Ethics and Politics
An Autobiography
第一届译文组冠军译文
从惠特曼到罗素——评第一届诗文双冠军
理解原文·掌握译文——评第一届译文第三名
第二届译诗原文
From “An Essay on Criticism”
From “Michael”
第二届译诗组冠军译文
左抵蒲伯,右挡华翁 ——评第二届译诗组冠军
第二届译文原文
A Long Way Round to Nirvana
The Spirit of Place
第二届译文组佳作
哲理与诗情 ——第二届译文组佳作综评
第三届译诗原文
To Robert Browning
I years had been from home
第三届译诗组得奖作
歌出清风上,情怯古宅前——第三届译诗组综评
第四届译诗原文
To the Evening Star
Watch Repair
第四届译诗组得奖作
金星与金磨坊——第四届译诗组综评
第五届译诗原文
The Listeners
The Grey Squirrel
A Limerick
第五届译诗组得奖作
从神秘到滑稽——第五届译诗组综评
第六届译诗原文
Home-Thoughts,from Abroad
The Owl
第六届译诗组得奖作
乡愁与夜思——第六届译诗组综评
第七届译诗原文
Hymn to Diana
The Cloak
第七届译诗组得奖作
望月披风——第七届译诗组综评
第八届译诗原文
Silence
From “Directive”
第八届译诗组得奖作
自律与寻根——第八届译诗组综评
第九届译诗原文
Field-Glasses
Aunt Julia
第九届译诗组得奖作
苏格兰风土民情——第九届译诗组综评
第十届译诗原文
Piano
Futility
Politics
第十届译诗组得奖作
十四行里转乾坤——第十届译诗组综评
第十一届译诗原文
Sonnet to My Mother
Two Performing Elephants
第十一届译诗组得奖作
从母亲到母象——第十一届译诗组综评
第十二届译诗原文
From “Tithonus”
Long Distance
第十二届译诗组得奖作
人神天上恋,夫妻世间情——第十二届译诗组综评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梁实秋
他身体瘦弱,但是我知道瘦弱的身体内,曾经有如何炽热的光,照亮了苍白年代里多少幽闭孤愤的心灵。
——龙应台
(余光中对中国古典文学)真是熟到了骨头里去,作品里头处处可以看到唐诗、宋词、汉赋对其的影响,而且就像盐融化在水里一样了无痕迹,这是真正高明的继承。我们也可以在他诗里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余先生长期在美国执教,也翻译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他诗中融入的西方文化,也像把吃食消化成营养一样,同样了无痕迹,他这种继承和借鉴是很值得我们搞文学的人学习的。
——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