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辅成》是一部全面展现新中国王辅成的人物传记。书中以丰富的事例讲述王辅成在校及退休后的“三观”宣讲历程,并回顾他的理论学习过程,借助对他人生经历的探访,深入挖掘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从细微处见精神,生动诠释其忠于党和人民,不忘初心,努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奉献精神。书中讲述的众多人物故事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的鲜活例证,不仅有对主人公多年来自愿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心原动力的挖掘,也有其宣讲内容对社会产生广泛而积极影响的展现。
全书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一堂课的信仰”,从王辅成少年时的成长经历讲起,展现他求学、任教以及后来在环卫领域工作的历程,深入挖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其人格和信仰的塑造;第二章“一面旗的飘扬”着重讲述王辅成是如何走上宣讲“三观”道路的,以及为了做好宣讲,他做出了怎样的刻苦学习和不懈努力;第三章“一粒种的力量”展现了自王辅成走上教师岗位以来到今天,被他感染的一代代青年人的群像,印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而积极的影响力。书后还附有本书作者专门撰写的采访感怀“致敬,向一个高尚的人——写给我采访本上的王辅成”,以及王辅成演讲稿节选。
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流2001年10月,王辅成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他并没有觉得这一天与往日有什么不同,他桌上的台历依旧密密麻麻得仿佛盘根错节的地铁线路图一般,差不多每一天他都要奔走在宣讲三观的路上。
退休后的王辅成竟然比上班时还要忙碌。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讲堂上都能见到他挺拔的身影,都能听到他铿锵的声音,他的语重心长在天津几十万大学生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一场在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举办的讲座结束后,伴着热烈的掌声,一位同学走上讲台,将手里捧着的鲜花献给了王辅成,还主动拥抱了这位可亲可敬的师长。另外一场在天津工业大学举办的讲座后,几名同学兴奋地围着王辅成说:“您的话将改变我们的人生!”
渐渐地,王辅成的三观宣讲开始声名远播,他的行迹也从天津延伸到了北京、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市。
2005年,中国传媒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邀请王辅成到传媒大学为学生们讲一堂党课。王辅成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还一再强调自己乘火车去北京就可以,并且不要任何报酬。但为保证六十五岁的王辅成路途上的安全,中国传媒大学还是决定派车专程来天津接王辅成。
2005年11月3日上午,那辆专程来津的汽车接上王辅成后,沿着高速公路一路向北。按照校方的计划,正午之前王辅成就能赶到北京,午饭后稍事休息,下午两点准时开讲。谁料高速公路上的大堵车让王辅成进退两难,直到下午四点才赶到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
这无比煎熬的几个小时里,王辅成在车上如坐针毡。一向守时的他从未有过哪怕一次的迟到。他在电话里一次次道歉,又一次次猜测着预计到达的时间。那一边,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明确表示,您别着急,我们等!无论多晚,讲课都将按计划进行。
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里,二百名同学静静地在座位上耐心地等待着,等久了,有的同学就站起身来活动一下身体,也有的同学夹着书本陆续离开,不一会儿,报告厅里的学生还剩下不到一半。那些经老师劝导留下来的学生,索性将报告厅当成临时自习室,都坐在座位上看书、写作业。
汽车终于吱的一声停在报告厅前,王辅成急忙推门下车,连车门都没顾上关,就小跑着进了报告厅。走上讲台时,六十五岁的他微微喘着粗气,深深地给大家鞠了一躬:“同学们,非常抱歉,因为堵车,耽误了你们的时间,让你们久等了。我想,就是有一名同学留到现在,坚持听课,我也会认真讲好这堂课的。”
王辅成以张华的故事开篇,他讲得很动容,也很深情,他所描述的情境和情怀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心。报告厅里的空座陆续被折返回来的学生坐满,讲到中场时,报告厅的后面已经有了“站席”。
王辅成感觉到腰有些微微酸痛,但他一直坚持站着讲;即使口干舌燥得仿佛嘴里冒烟,他也没喝一口水,因为生怕讲到半截需要去洗手间,再次耽误大家的时间。他的声音并没有因为高速公路上的长时间等待而显得疲惫,而是一如以往讲的每一课,依旧是那么的洪亮,情感也那么的真挚和投入。
两个小时的讲座结束时,同学们对这位迟到长者的精彩演讲报以热烈掌声。天色已晚,学生们意犹未尽地走出报告厅,还在回味着王辅成刚刚讲过的那些激荡心灵的箴言。
引子
第一章 一堂课的信仰
精彩人生,始于家风
树人先树己
马拉松谈话
浓缩精华的顺口溜
党啊,我多想投入您的怀抱
扛着粪勺的副局长
这杆秤,从未偏离过准星
第二章 一面旗的飘扬
重归校园,找到新的起点
知音,因为知心
思考在远航的帆影下
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流
2018年的台历早已没有空白
一百二十分钟里的七次掌声
第三章 一粒种的力量
信他的理,听他的话
“立体”王辅成
灯塔在前,没有理由不砥砺前行
“三六九”主题
一边传播真理,一边捐献着爱
结语
致敬,向一个高尚的人——写给我采访本上的王辅成
附:王辅成演讲稿
九个“一定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基本条件
从“保尔与比尔谁更伟大”的争论谈起———关于价值观的思考
浅论幸福观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