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苍莽高地
0.00     定价 ¥ 45.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229143985
  • 作      者:
    辛茜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是唱响我们对祖国深沉的爱恋,

那么这本《苍莽高地》就是表达我们对英雄诚挚的敬意。

慕生忠、钱学森、郭永怀、付锁堂、陈宏鑫、尕布龙、王成元、黄福荣、索南达杰、罗延海、孙建青、尖木措……他们在世界屋脊修筑“天路”,在原子城埋首科研,在柴达木盆地大炼石油,在青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地震现场救死扶伤,在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在青海湖守卫山清水秀……

在他们的世界里,活着就应该有活着的意义;

在这部作品里,奉献却始终有不一样的表达。

我们用双眼看见岁月静好,他们却用生命负重前行。


展开
作者简介

辛茜,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散文》等杂志发表作品多篇。代表作有散文集《眼睛里的蓝》《茜草为红》《一望成雪》,散文作品《燧火的赠品》《高原野花》,长篇报告文学《尕布龙的高地》等。其中《眼睛里的蓝》获青海省政府颁发的文学创作奖;《茜草为红》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书评《你是大自然的尤物》获《人民文学》“近作短评”金奖,《一望成雪》获首届中国“丝路散文奖”;《雪山啸音》获《北京文学》优秀报告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苍莽高地》是一部原创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写了筑路将军、科考人员、国家干部、石油工人、缉盗警察、抗震救灾人员、巡湖队员等无数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为青藏公路的开通、“两弹一星”的研发、扶贫工作的开展、青海油田的开采、野生动物的保护、震后工作的实施和生态环境的恢复默默奉献的7个感人故事,展现了慕生忠、钱学森、郭永怀、尕布龙、付锁堂、陈洪鑫、索南达杰、罗延海、赵新录、王成元、黄福荣、尖木措等一批时代楷模为边疆安全、人民幸福、祖国富强尽忠职守、鞠躬尽瘁的大无畏精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书的出版旨在让更多的人能铭记那些为祖国繁荣昌盛奋斗终生的人们。

展开
精彩书评

辛茜是为富有灵性的作家,她写作对象的感觉是文学的,也是女性的,甚至还带有明显的高原地域特性,但她的作品不冷、不孤傲,相反是炽热与温情的。其作品总在平滑的叙述中见“惊涛骇浪”,催人泪奔。正能量的报告文学应该如此。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何建明


辛茜的报告文学集《苍莽高地》,描绘的是青海精英们如高山雪原般圣洁的情怀,感情充沛、动人肺腑,堪称时代精神的颂歌。

——著名翻译家、散文作家,原《十月》杂志副主编    张守仁


辛茜是近年来从青藏高原迅猛成长起来的既写散文又写报告文学的作家。是青海这块高地养育了她,让她写出了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她是带根的本土作家,青海的骄傲。

——著名散文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王宗仁


青海长云惊苍莽,野草藏羚驰高地。辛茜之书乃皇皇大作,以青海大地上不可被遗忘的英雄为精彩生动的书写,其诚可感,其虔至诚,其文美丽、有度、有法,有中国传统的载道道统,写成的是中国精神高地上的一片绿荫,让人向往。扎西德勒。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散文作家  徐剑


《苍莽高地》是女作家辛茜*新的报告文学集,是她多年来对青海这片神奇高地上的英雄群体的深情描绘与崇高礼赞,也是她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庄严凝重、圣洁饱满,表达了她对青海这片神奇土地、对共和国的深情热爱,是一部感人至深、净化心灵的优秀之作。

——著名作家、《北京文学》主编  杨晓升


展开
精彩书摘

苍莽高地,精神之宇(代后记)


      人生中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事,也有虽不能够亲身经历,但却在反复的冥想、思量中让自己获得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的事。

      尕布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90年代担任过青海省副省长职务的高级领导干部,“手握重权不牟私利,身居高位心系百姓” 是中宣部授予尕布龙同志“时代楷模”光荣称号时给予的至高评价。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尕布龙一生都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退休之后,他又率领大家在荒山荒坡义务植树造 林数十载,及至重病缠身,倒在病床上撒手人寰。尕布龙身上展现出的高贵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成为引领我们这个时代文明进步 的精神力量。

      因为他,我走进了需要足够勇气与耐力,最能体现现实主义精神,又受到想象力限制的报告文学创作,并在写作中收获了千金难换的情感体验和心路历程,也使自己的创作心态更趋于稳 定、内敛。人类精神如此饱满、深厚、隽永,与大地有关,与生命有关,与未来有关。它的开启,既适合用诗歌、散文、小说去 创作,样需要报告文学这一站在时代前沿的文体去呈现。

      我开始关注青海大地上那些仿佛在自讨苦吃的人:劈山造路的开路将军慕生忠;为研制“两弹一星”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工人、战士、牧民;在空气稀薄的可可西里荒野风餐露宿、坚守阵地的巡山队员;玉树抗震救灾中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救援者、 消防队员、医生、解放军战士;在茫茫戈壁、干枯的沙漠中寻找油矿,开发油田,苦战、大战的青海石油人;为保护青海湖生 态环境甘受寂寞的青海湖人。每次采访回来,总有一种不忍与内疚以及感恩之情,深深扎在我心上,像高原凄厉的寒风,像雪山顶上与明月相伴的水母雪兔子,纯粹、清凉、圣洁。于是,每一个人物便在笔下鲜活起来、生动起来,每一个故事都好似春树明 媚、夏花绚烂,鼓动起激情的双翼,飞扬在蓝天下。

      这使我欲罢不能,数年来连续创作了数十篇报告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中努力追寻的正义感、使命意识,引起了有关报告文学作家、编辑的关注。其中,《尕布龙的高地》发表在《人民文学》,《雪山啸音》发表在《北京文学》,《在柴达木等你》《转湖之梦》发 表在《安徽文学》。《在柴达木等你》收入2018年《中国报告文学年 选》。《雪山啸音》荣获《北京文学》2018年度优秀报告文学奖。 


展开
目录

圣火的意念

勿忘金银滩

在柴达木等你

尕布龙的高地

再唱山歌给党听

雪山啸音

转湖之梦

苍莽高地,精神之宇(代后记) 人们。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