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运河两岸有人家:晓庄镜头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晓庄眼中的中国70年,四色全彩)
0.00     定价 ¥ 8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214239143
  • 作      者:
    丁宏,干有成,姚乐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影像回望历史,镜头感知社会。

晓庄,与新中国同步的女摄影师,1950年拿起相机,至今未曾放下。她穿行于运河沿岸,捕捉流淌的史诗背后,无数的细枝末节,真实展现寻常人家、百态生活。

 

特色: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江苏段遗产*丰富。本书图文并茂,全景式展现大运河文化带江苏带全貌。

图片资料宝贵,时间跨度从1953年到2019年,摄影师晓庄既是观察者,也是亲历者。

文字内容详实、科学,体系完整。三位文字作者均是研究运河的专业学者,兼顾了文字的科学性与文学性。

不同于宏观视角的大运河书籍,本书从微观入手,真实展现运河沿岸的人民生产、生活与历史风貌。

展开
作者简介

晓庄(1933—  )

浙江奉化人。1949年3月参加浙东四明山区游击纵队。1950年3月在部队报社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52年9月转业至《新华日报》任摄影记者。1970年1月下放至南通,先后在《南通日报》和南通市文化局工作。1980年3月调至江苏人民出版社,筹办全国性摄影刊物《光与影》并任主编。1994年3月离休。现为江苏省摄影家协会顾问。

1957年参加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 曾任第四届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第四届、第五届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6年12月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荣誉杯”。2009年9月17日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荣誉证书。

1992年,《光与影》和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省出版总社共同编辑出版《中国三峡》大型摄影画册,晓庄集策划、编辑、摄影于一身,为保证画册质量,花甲之年三上三峡。1995年,该书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

 

丁宏,江苏张家港人,1974年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应用社会学博士,韩国东亚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市第六届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在CSSCI期刊及省部级以上党刊上发表重要理论性文章60余篇;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其他省部级奖项多次;有40余篇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的重要肯定性批示。

 

干有成,安徽天长人,1985年生。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江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江苏区域文化史、海洋文化与水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研究。

 

姚乐,江苏兴化人,1985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江苏建置志》副主编。长期从事江苏文化史、政区史研究。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1933年出生的晓庄,是新中国zui早的女摄影家之一,亲历并记录了中国70年发展的全历程。本书选取晓庄镜头下1950年代至今的大运河江苏段两岸风貌影像,加之大运河研究专业学者的文字记录,图文并茂全方位呈现出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变迁。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江苏段遗产*多。在运河沿线,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城镇、乡村,它们都曾是晓庄采访、采风的重点区域,留下的相关照片有万余张之多。本书从中挑选出300多张,内容涉及运河景观、运河建设和运河两岸农业生产、工业建设、人民生活、文化遗产等方方面面,时间跨度达66年,全面彰显了大运河江苏段及其沿线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深刻反映了70年建设的巨大成就。

宏观的社会经济数据背后,是无数的生活细节。人们曾经历的各类场景,许多已渐渐远去,而影像与文字,让我们重返历史现场,唤醒时代记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