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秦墓竹简》材料属于战末秦初時期的古文字,是已经出土的秦系文字材料中的一大宗。《秦简》处于古文字已经逐渐演变而今文字又尚未定型的特殊阶段,其字体处于篆、隶之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以小篆作为字头来编排的,而小篆是从秦文字演变而来的。因此,本文选取《睡简》文字作为研究对象,并与《说文》作对比分析,主要运用系统、比较的分析方法,对其构形系统、字义系统以及相关问题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和描写,以窥见当时文字的真实面貌。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秦系文字簡述 1
第二節 《睡簡》材料簡介及其研究現狀 3
第三節 研究思路和方法 6
一、研究思路 6
二、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睡簡》主形單字的提取及本文行文説明 7
一、《睡簡》主形單字的提取 7
二、本論文行文説明 8
第二章《睡簡》文字形體結構研究 9
第一節 《睡簡》文字“六書”分類 9
一、關於“六書” 9
二、睡簡文字“六書”分類 9
附:無法用“六書”來分類的字 89
第二節 《睡簡》文字結構分析 91
一、從是否表意角度所劃分的結構類型 92
二、從構件位置角度所劃分的結構類型 95
第三節 《睡簡》文字構件分析 101
一、構件及其分類 103
二、《睡簡》文字構件的功能分析 103
三、《睡簡》文字直接構件測查 104
第四節 《睡簡》文字構型模式分析 105
第五節 《睡簡》文字基本筆畫、形體變化分析 108
一、《睡簡》文字基本筆畫分析 108
二、《睡簡》文字形體變化分析 111
三、《睡簡》文字中同一部首但呈現出不同構件形體個案分析 113
第三章 《睡簡》文字與《説文》所收字字形比較研究 119
第一節 與《説文》字頭對比 119
第二節 與《説文》重文對比 215
一、古文 216
二、奇字 233
三、籀文 233
四、篆文 238
五、或體 240
六、俗字 245
七、今文 245
八、引通人 245
九、引文獻 245
第四章 《睡簡》文字與《説文》所收字字義相合研究 247
第一節 《睡簡》文字與《説文》所收字的本義相合 247
第二節 《睡簡》文字與《説文》所收字的引申義相合 270
第三節 《睡簡》文字與《説文》所收字的假借義相合 271
第五章 《睡簡》與《説文》所收字字義不相合研究 273
第一節 《説文》所收字爲本義,《睡簡》文字爲非本義 273
第二節 《説文》所收字爲引申義,《睡簡》文字爲非引申義 368
第三節 《説文》所收字爲假借義,《睡簡》文字爲非假借義 380
第四節 《睡簡》文字與《説文》所收字同爲引申義,但二者字義不同 382
第五節 《睡簡》文字與《説文》所收字同爲假借義,但二者字義不同 390
第六節 《説文》所釋不確的字見於《睡簡》 395
第六章 《睡簡》所見《説文》未收字研究 407
第一節 《説文》未收字概覽 407
第二節 《睡簡》文字所見未收字是否見於古代辭書 414
第三節 《説文》未收字原因分析 415
一、社會背景分析 415
二、漢字自身發展過程分析 415
結 語 417
附錄一:《睡簡》单字总表 421
附录二:《睡簡》與《説文》字形對照表 433
附録三:《睡簡》单字基礎構件统计表 463
附录四:《睡簡》单字複合構件统计表 477
附録五:《睡簡》釋文校勘記 491
參考文獻 501
後 記 507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该书能够利用新出土简帛文献材料,与传世文献《说文》进行全面对照研究,资料丰富而翔实,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为学界提供了极具学术价值的新作。
——张显成(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秦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小篆演变为隶书提供了可信的材料。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作的。仕平君研究了《睡简》汉字的全部构件和构形特点,并与《说文》小篆进行比较,以见其演变之迹,变化之理,为文字演变史的关键点研究做出了贡献。
——蒋骥骋(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