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黑暗中,我们有幸与光同行:20个以温暖道别、感受生命重量的故事
0.00     定价 ¥ 39.8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44392686
  • 作      者:
    许伊妃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美女生命礼仪师坚持了11年的人生蜕变之路。

曾经的她叛逆、逃学、打架、什么工作都干不长,但是自她16岁踏入殡葬行业,一干就是11年,这种转变来自她目睹生死之后的感悟。她勇敢地站在黑暗的尽头,带给无数人希望和力量。

                 

2. 致敬生命礼仪师的伟大职业,讲述不为人知的行业故事,揭开殡葬业的神秘面纱!

生命礼仪师就像一位灵魂摆渡人,站在生命末日的尽头,连接生与死,引导每一个亡者走向人生的圆满,搀扶着生者从黑暗中走入光明,并传递给他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面对失去亲人的家庭,她用温暖的心,圆满了支离破碎的遗憾,也点亮了,仿若见不着光的人生尽头。

 

3. 20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集,既有作者自己的历练与成长,也有13个家庭的真情故事。

这20个故事感人至深,简单、真实、质朴、温暖,也最能打动人心。充满爱的回忆、精神力量的延续、恪守本分的圆满、来不及说出口的抱歉、没有珍惜时光的遗憾、无法弥补的亏欠……每一个都让人感动落泪。

 

4. 深刻感受每一个生命陨落带来的悲伤与温柔,让人进一步反省自我、疗愈内心。

直面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思考死亡带来的意义深远。爱要及时,无论是通过行动还是语言,把每一刻都当成是最后一刻,时常送上关怀与陪伴,珍惜亲情、友情、爱情,及时道谢、道爱、道歉、道别,才不会有遗憾,不要等到失去以后再去感慨。


展开
作者简介

对一般人来说,许伊妃和大部分的同龄女孩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却从16岁开始便接触殡葬业,因为时常在网页分享工作心得,文字细腻感人,受到众多网友推崇、转发。她和许多年轻女孩一样爱玩、爱打扮,也有过一段叛逆的岁月,曾经做什么工作都不超过一个月,唯独殡葬业,一踏入就待了8年。她希望颠覆一般大众对于殡葬工作者的刻板印象,为这个冷冰冰的行业注入温暖。


展开
内容介绍

书中的20个故事有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也有她服务过的亲人离世的家庭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尽显人间百态,蕴含万般滋味,也无不传达出爱的勇气与真情的可贵。他们是父亲、母亲,是儿子、女儿,是朋友,是伙伴,是无数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生活温暖而真实,他们以悲伤传递给世人力量。这本书就像一盏灯,用一线光亮为你挑开生命尽头的黑暗幕布,让你看到这个世界是明亮的,无数与你我一样的人虽负重前行,却仍充满希望。


展开
精彩书评

一、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关于这位美丽女孩的故事:搜狐网曾报道过她捐献身体器官,新浪网以及微博视频等有关于她的职业的采访视频。

二、网友纷纷转发、评论对于许伊妃、对于生命礼仪师这个的职业崇高敬意。

1. 一个女生有这样的胆量去做入殓师,真的好佩服她,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要面对生离死别,不知道她是怎样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她的内心一定很强大。为姑娘点赞!——人生一条路

2. 内心好强大又那么柔软的姑娘。——千与千寻

3. 每个职业都不容易,都应该尊重。——玛莉玛莉

4. 死者为大!这个职业很伟大!——黑暗森林

5. 勇敢没有年龄限制,生命也不会有终点。——成都的夜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生的悬念

再短的生命,也曾被家人捧在手心。回顾这短短三年的欢笑与泪水, 家属要用多久才能将伤痛过滤掉,只留下美好的风景装裱在永恒的记忆里?

 

 

电话响了,我接起电话,对方说:“不好意思,我们等一下要送过去一位亡者。”我一如往常地应答:“请问亡者姓名?几岁?”

 

对方回复名字后,紧接着说出了年纪:“3 岁。”

“好,我知道了。”

 

收到信息后,我便开始上楼布置小朋友的灵堂。接待这么年幼的亡者,我希望能给他一个温暖的小天地,让他过来时不会因为陌生而感到害怕。

 

灵堂布置得差不多了,我退后一步端详,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又赶紧跑去买了几包小馒头和水果软糖。我想,我小时候喜欢吃的,或许他也会喜欢吧。

 

一个小时后,家属带着无声却汹涌的悲伤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帮家属点香时双手忍不住颤抖,因为我看见孩子的双亲已经伤心欲绝到讲不出话,只是泪如雨下。所以,我选择安安静静地陪着他们,或许,沉默比声嘶力竭更能释放这份深不见底的哀伤。

 

第二天,孩子的灵桌上除了有我帮他准备的糖果外,还有家属带来的玩具和饼干,甚至还有他喜欢的 iPad,里面一直播放着他常看的动画片。动画片播放了好几个钟头后,我走过去把它关掉,并以大姐姐的口吻对他说:“看太久啰,这样对眼睛不好,稍微休息一下。”

 

转过头去,我看见他的爸爸妈妈对着我露出难得的笑容,这时我才有机会跟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帮儿子带来了好多东西,但是有一样是不是忘记带来了?”

“是什么?”他们对我的问题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应该带他平常用的汤匙来,以他的年纪,应该都还不太会用筷子吧。”

 

听了我的话,他们更惊讶了,然后才恍然大悟,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呢?儿子现在吃饭应该很不方便吧。就这样,我跟孩子的父母拉近了距离,也感觉自己跟这个孩子更亲近了。看着灵桌上那张他在草地上疯玩、天真又可爱的照片,我就觉得更心疼了。

 

我冒昧地问了一下承办人:“请问孩子是怎么离开的?”

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不知道,死因不明。他原本在幼儿园上课,吃了感冒药突然就走了。”

 

承办人那句“死因不明”在我的心头像团烈火般熊熊燃烧起来,因为这几个字代表的是:这孩子难躲解剖的“那一刀”。

而“那一刀”打开的不一定是真相,却一定是家属撕心裂肺般的伤痛。

 

这是一桩上了新闻的社会事件,牵扯到复杂的责任归属,所以我并没有轻易帮家属做任何悲伤辅导,只是默默地在一旁陪伴着。

直到有一天,来了三位拈香人士,孩子的爸爸对他们说:“我们真的不想再追究了,但是法律规定还有一些手续要履行。

 

我和孩子妈妈的意思是,让孩子快乐地去当天使就好。” 其中一位男士深深地向爸爸鞠了一躬:“如果未来有任何 需要我们帮忙的,请您尽管开口。”

“你们真的辛苦了。”二位女士也频频鞠着躬。

“加油!”他们三个人最后给了亡者父母一个又一个 90 度的深鞠躬便离开了。

 

我推开门,送他们走出去。看着这三位拈香人士的背影远去,直到他们变成三个小黑点,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内心也是悲痛的。

 

我第一次开口过问这件事情:“刚刚那是幼儿园的人 吗?”爸爸点点头,带着遗憾说:“他们每天都会来看孩子。其实在幼儿园时,孩子跟他妹妹都很喜欢园长,我相信他们

也都是爱孩子的。”

 

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原谅和放下,尽管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过程。毕竟孩子是在幼儿园离世的,身为孩子的父母,说不想为孩子讨回公道也是不可能的。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挣扎,不管新闻怎么挖掘,法律怎么规定,身为父母却只想让孩子快乐,不用解剖就不用再受一次苦。

 

想到为了厘清孩子的死因,那么小的孩子还要再挨上一刀,我就心痛。逝者已逝,再纠结这些责任归属意义有多大呢?我看着躲在爸爸身后的亡者的双胞胎妹妹,便试着转移话题,增加一些对话的温度:

“妹妹一直都这么害羞呀?”

“以前不会这么害羞,这几天带她去跟以前的朋友玩,她都无法热络起来。”妈妈无奈地说。

“可能是因为哥哥离开了。”

“对,她以前都是躲在哥哥背后,被哥哥保护,现在变得没有安全感了。”

“妹妹会找哥哥吗?”

爸爸点点头说:“昨天头七只有妹妹看到了哥哥。她说是哥哥先叫她的,然后他们还一起玩了游戏……”

 

3 岁的孩子不会说谎,知道儿子回来过,妈妈悲伤的表情中透露出一丝欣慰。渐渐地,爸爸妈妈可以笑着面对亲友了,是孩子让他们经历伤痛,也是孩子给了他们力量。

 

告别式当天,门口来了一辆游览车,里面坐的全是疼爱孩子的叔叔阿姨和他的小伙伴们。诵经结束,跟随着师父的摇铃声,几个小朋友捧着牌位,撑着雨伞前进着,而爸爸却只能像个孩子王似的跟在队伍的最后头。

“弟弟,上车啰!上车啰!”我喊着,将孩子的灵柩迎上灵车。

 

 这时,妹妹从殡仪馆里跟着阿姨走了出来。经过我身旁时,妹妹低落无助的心情毫无遮掩地全写在脸上。她或许不懂天堂在哪里,但是她肯定知道自己从此“少了一半”。

兄妹俩原本“一人一半”的旅程,就要到终点了。我安排妹妹坐上灵车,让她陪这个打从娘胎开始就跟她形影不离的哥哥走最后一段路。灵车缓缓向前,妈妈走在灵车的后头,灰色的天空格外寂静,这场告别式上的人们,内心却充满了无声的呐喊。

 

再短的生命,也曾被家人捧在手心。回顾这短短三年的欢笑与泪水,家属要用多久才能将伤痛过滤掉,只留下美好的风景装裱在永恒的记忆里?我知道绝对要花比三年更长、更远、更久的时间,但我仍诚心地祝福他们,希望这些悲伤能尽快过去……


展开
目录

序 人生,转泊 001

 

White. 缘 起

最初想当白衣天使,现在却身穿黑衣。

曾经叛逆、逃学,什么工作都做不久,

也曾经陷入低潮、抑郁……

但那些曾经,造就了现在的我。

请听我娓娓道来。

 

01 故事,从我的外婆说起 010

02 成为带给别人温暖的太阳 014

03 亲戚家姐姐的葬礼 018

04 不爱上学的我,这次不再翘课了 026

05 曾经的抑郁困扰 032

06 在终点看到了起点 040

07 家人的肯定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048

 

Gray. 在白与黑之间

站在生命尽头的入口,

身旁的颜色是白与黑,它们融合成灰色的氛围。

这一刻,有悲伤、愤怒、彷徨……

而更多的,是遗憾。

我能做的,就是陪着他(她)们,

让这一段人生的必经之路获得圆满。

 

08 用离别的方式相遇  056

09 安宁,让爱和想念好好延续  064

10 下班了,工人大哥  072

11 也是家属  078

12 回忆里,最后的面容 088

13 记得现在的笑就好 094

14 我的第一组家属  098

15 遗憾之后,不能再有遗憾 104

16 怎么会是你 112

17 无名,失 120

18 一生的悬念 128

19 养的比生的大  136

20 信 • 念  142

Black. 最后

人生的尽头,谁也避不了,

无须害怕,也无须忌讳,

如果你也能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黑夜的尽头,将迎来温柔的曙光。

 

如果也想入行 150

问题与解答 15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