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历史的现场(精装)
0.00     定价 ¥ 4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101138160
  • 作      者:
    李坤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的现场》文辞流畅,据史写作,较为严谨。 可以看出作者热爱历史,并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本书从大众熟知的历史人物事件作为切入点,作者通过写作为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营造了一种现场,在有现场感的氛围中把这些人物事件串联起来, 好似在一个现场一个时空中,历史人物和事件也都鲜活和灵动起来了。这样的书写方式比较有吸引力。《历史的现场》通俗易懂,既有历史故事的趣味,也有史实的普及。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李坤,男,1973年出生于西安,现为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法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读史随笔,所选题材是针对大家熟悉的内容作较为深入的解读,探寻历史烟雾下隐藏的真相;同时,以大历史的眼光,将同一类型的事情串联起来,比较之下,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魏晋风流,挥麈谈玄,那是历史上一个难得的自由的时期,形成这种自由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苏东坡、辛弃疾、陆游,都有志难伸,却因此在文学史上留下丰碑……

是什么能够真正作为中国人的印记,作为我们血液中流传的符号,让后世为之骄傲和自豪?去读历史,也许能知晓一二。


展开
精彩书摘

最酷烈的宫斗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号称雄才大 略。他的出身就很离奇,他的母亲王氏在进宫之前已 经结婚,曾嫁给金家,并生有一女。她的母亲,也就 是武帝的外祖母,极其强势地将她从金家夺回,奉献 给皇太子,就是未来的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生于 公元前 156年,在公元前141年登基,实际年龄还不 足十五岁。刘彻总共在位五十四年,在中国历史上是 享国最长的君主之一,直至18世纪,这一纪录才被康 熙皇帝打破。而他在位期间发生的一场宫斗,创下了 宫斗时间持续最长的纪录,且其斗争之激烈、范围之 广大直至帝制结束仍未被打破,真正地空前绝后。 刘彻富于胆略,也极具想象力,很多方面都不 为世俗所拘。比如母亲改嫁并生有金氏女,一般人 都怕丢人而隐匿不说,他听到这件事情后,公然寻 访自己同母异父的姐姐,并赐给她名号田宅。刘彻 的皇后卫子夫,本是姐姐平阳公主家的歌妓,公元前 139 年,刘彻在平阳公主家一见倾心,就在更衣 的轩车中临幸了卫子夫,并带回宫中。十年后(前 128 年)生子刘据,卫子夫即被立为皇后,公元前 122 年刘据被立为皇太子。 卫子夫的同母异父的弟弟是卫青,太子刘据就 是卫青的外甥。卫青本是平阳公主家的骑奴,因卫 子夫之故投身军旅,建功立业,竟然位至大将军, 且在平阳公主的丈夫去世后,娶其为妻。他和武帝 互相娶了对方的姐姐,两人互为对方的姐夫。 母亲是皇后,舅舅是大将军,有他们罩着,刘 据的太子生活看起来一片光明,谁知有一天有个人 唱了一首歌,他的光明前景就被罩上了一层乌云。 武帝手下有个叫李延年的,曾受过宫刑,担任 养狗的职务。后来因为擅长音乐歌舞,受到武帝宠 爱。公元前 112 年的一天,李延年唱道 :“北方有佳 人,绝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宁不 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叹息,认为世上再无这样的美人。在场的 平阳公主就说 :“李延年的妹妹有倾国倾城之貌,且 歌舞俱佳。”(平阳公主适合保媒拉纤。)李延年的妹妹就被召进宫中,果然绝代佳人。刘彻倾倒,不顾 美人的娼妓身份,纳为妃,人称“李夫人”。李夫人 生子刘髆,封为昌邑王。 谁知红颜薄命,李夫人忽然染疾,一病不起, 眼看形销骨立,容颜憔悴。武帝亲来探病,李夫人 用被子蒙住头,将幼子和兄弟托付给汉武帝。武帝 再三恳请让他见上一面,李夫人坚决不同意,最后 竟然将身子转向里面,背对着武帝哭泣。武帝无奈, 只得怏怏而去。 武帝离开后,旁边服侍者纷纷抱怨李夫人 :如 果见皇上一面,当面托付效果多好,怎能如此对待 皇上?李夫人叹道 :“之所以不让皇上见面,就是为 了更好地托付儿子和兄弟。” 李夫人真是聪明!以色侍人者,必然最恐惧色 衰而爱弛,尤其是侍奉有三宫六院、随时会喜新厌 旧的帝王。李夫人因为美貌得宠,久病之后形容憔悴, 武帝若见到必然厌弃,说不定恶心之下,逃走的可 能都有,怎么还会重视李夫人所托之事?只有坚决 不见面,武帝心中的李夫人永远是绝世容颜,永远 不会老去。

果然,李夫人死后,武帝陷入长久的思念,作 赋“秋气潜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他令画师画 了一幅李夫人的画像,挂在甘泉宫中日日观看,以 慰相思。 有一天,一个叫李少翁的方士自称能够将李夫 人的魂魄招来。武帝大喜,按照李少翁所说,于夜 间设置帷帐,点上蜡烛,武帝则坐在另一个帷帐中 等待。不知这方士用了什么法术,武帝远远看见设 置的帷帐中有一个女子,很像李夫人,一会儿坐, 一会儿又站起来慢慢走动。武帝想走近看,李少翁 称这样会吓走魂魄。武帝无奈,作诗 :“是耶非耶? 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上述招李夫人魂之事只是传说,因为史籍记载, 李夫人死时,李少翁早已死亡。《资治通鉴》认为招 魂一事是指另一个受武帝宠信的王夫人。 武帝是有名的冷酷无情,能够对李夫人如此念 念不忘,说明李夫人在他心中占据了独一无二、不 可动摇的位置。即使再有年轻美貌的嫔妃,谁又能 和死人相争呢?李夫人生前坚决不见武帝的举动, 真是令人佩服。

想到李夫人生前的嘱托,武帝任命李延年为协 律都尉,李延年的弟弟李广利为将军。武帝认为, 现在对匈奴的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匈奴已不是 汉朝的对手,任命李广利为将,可以在比较容易获 胜的战争中立下军功,从而封侯,得以富贵(汉无 军功不得封侯)。 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取得优势后,西域诸小国纷 纷来朝。有大宛国,以出汗血宝马闻名,自认为路 途遥远,汉朝势力无法到达,没有来朝。武帝欲求 宝马,派使者带黄金二十万两和纯金所铸的一匹马 前往大宛,想要换取宝马。大宛国王自恃有精兵 六万,是西域大国,态度极为傲慢,一口回绝使 者的请求。使者以天朝上国自诩,不想竟受此挫折, 气愤之下出言不逊,并击碎了金马。大宛国王驱 逐使者离开,并唆使人在路上将使者杀掉,夺走 黄金。 消息传至长安,武帝即命李广利率兵远征大宛。 因汗血宝马在大宛国贰师城,故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公元前 104 年第一次远征,李广利因为轻敌和 指挥不当失利,武帝大怒,不许李广利入玉门关。

第二次远征,汉朝作了充分的准备,出师的大军有 六万人,还有很多“良家子”自愿出征,另有战马 三万匹,牛羊骆驼无数。这一次出征声势浩大,大 宛国人恐惧,杀掉国王,将人头献给李广利投降。 李广利挑选了数十匹最好的汗血宝马和中等马以下 及母马共三千匹凯旋,武帝封其为海西侯。 说是凯旋,汉军入玉门关时,仅剩士卒万人, 战马千匹。但此战破城杀王,宣威于西域,政治上 所得甚多。 太子刘据长大后,“性仁恕温谨”,汉武帝嫌他 不像自己雄才大略,怕他不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加 上其余皇子陆续出生,继嗣有了选择的余地,所以 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宠盛就变为宠衰,使得太子不 自安。汉武帝对卫青说 :“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 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 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 晓之。”这段话说明武帝虽不满太子“不类己”,但 鉴于秦朝故事,又怕“亡秦之迹”再现,实际上是 处于徘徊之中。 卫青死于元封五年,即公元前 106 年。卫青虽

不结党干预政事,但其戎马生涯多年,威望甚高, 是谁都不敢忽视的巨大存在。卫青去世,太子失去 了可以凭依的强有力的外家,导致臣下竞相构陷太 子而无所惧。 卫青死,太子危。 汉武帝晚年,爆发了“ 巫蛊之祸”。 征和二年正月,即公元前 91 年,丞相公孙贺死 于狱中。公孙贺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武 帝任命公孙贺为丞相时,公孙贺恐惧流涕不愿受命, 因前面几个丞相均死于非命)。 公元前91年,汉武帝生病,传说宫中有巫蛊牵 扯到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武帝派江充彻查,江充 怕太子继位后对自己不利,离间武帝父子,被太子抓 住处死。武帝与刘据各自召集军队,在京城大战五日。 武帝派人收皇后印玺,卫子夫自杀。丞相刘屈氂是武 帝的侄子,颇得信任。他受武帝之命,作战尤力,太 子刘据败走湖县(今河南灵宝),被围自杀。 刘据自杀后,他的后代只剩下出生才几个月的 太子孙刘病已,被收押在大鸿胪郡邸狱。 汉武帝患病,有望气者称“长安狱中有天子气”,

武帝震恐,派使者将长安城中所有罪犯,“无轻重, 一切皆杀之”。因为管理监狱的丙吉以命相阻才保全 了刘病已的性命。 据宋代的洪迈《容斋续笔》,因“巫蛊之祸”被 武帝杀掉的人极多,“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说 明武帝对待“骨肉之酷”。但是洪迈所列武帝亲属, 除了后来被杀掉的刘屈氂外,基本上都是卫氏家族 的人物,卫子夫及其子、女、媳、孙。卫子夫的两 个女儿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于征和二年闰五月死 于公孙贺一案中,而公孙贺一案正是太子巫蛊之狱 的前奏。卫子夫的血亲还有姐姐卫君孺和弟弟卫青 的儿子卫伉,以及外孙曹宗,皆被处死。所以《汉书·外 戚传》说 :巫蛊狱兴,“卫氏悉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公孙贺之狱与太子刘 据之狱,都是武帝针对卫氏发动的,目的还是在于 更换继嗣。至于推动武帝对太子刘据清算的力量, 虽不能说是李广利一方,但至少他们乐见其成。 太子死,武帝属意谁为继嗣之人,还暂不可知, 但昌邑王刘髆无疑是强有力的人选。 刘屈氂与李广利是儿女亲家,李广利的女儿嫁给了刘屈氂的儿子。太子刘据造反,刘屈氂带兵与 刘据死战,是打算除掉太子而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 所以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说刘屈氂对太子“必 出于死战,此其心欲为昌邑王地耳!太子诛,而王 以次受天下,路人知之矣。其要结李广利……屈氂 之慝,非一日之积矣”。 汉武帝征和三年,匈奴入侵边境,武帝令李广 利出征。临行前,丞相刘屈氂为李广利饯行。二人 相约,助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刘髆为太子。 刘屈氂与李广利希望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但 是此时汉武帝尚未属意诸庶子。太子死后,田千秋 上书辩冤,武帝醒悟,族灭江充全家,建思子宫, 又建归来望思台,一步步为太子昭雪。 唐代诗人许浑有《读戾太子传》诗 :

佞臣巫蛊已相疑,身没湖边筑望思。 今日更归何处是?年年芳草上台基。

在武帝统治的最后三年内,曾经在巫蛊事件中 因迫害太子而封侯的马通、商丘成、景建、张富昌、李寿等全部被杀或被逼自杀。 其中马通、商丘成、景建皆死于后元元年,即 公元前 88 年。同一年,昌邑王刘髆死,死因不明。 他的儿子刘贺继承了昌邑王王爵。 李广利出征期间,有人告发刘屈氂的妻子对武 帝不满,请巫祈神,诅咒武帝早死。又有人告发刘 屈氂与李广利共同祷神,希望昌邑王刘髆将来做 皇帝。 汉武帝以巫蛊咒诅罪名腰斩了刘屈氂,并将李 广利之妻收押。这时李广利已经出征匈奴,闻讯后 向匈奴投降。武帝诛李广利全族。 不久,李广利因为卫律(与李广利本是旧相识, 因怕被李广利牵连,从汉朝来降)陷害,被匈奴单 于杀掉祭神。 公元前 84 年,汉武帝临死前,将最小的儿子刘 弗陵立为太子,年仅八岁,是为汉昭帝。同时杀刘 弗陵之母钩弋夫人,因为武帝认为“往古国家所以 乱也,由主少母壮也”。 又以大将军霍光、车骑将 军金日 、太仆上官桀三人共同为辅政大臣,又任 命桑弘羊为御史大夫。

汉昭帝去世,因无后,霍光与皇后商议之后, 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天子。二十七天后,因为“昏乱” 被霍光联名宰相杨敞废黜。 丙吉上书霍光,推荐刘病已为皇位继承人。霍 光认可,上书太后,迎立十八岁的刘病已为皇帝, 是为汉宣帝。 昭帝无后,继承皇位的人选或者是昌邑王刘贺, 也就是李夫人之孙;或者是刘病已,即卫子夫之曾孙, 令人深思。 别忘了,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而霍去病 是卫青的外甥。 刘贺被废后,到公元前64年,已经在位十一 年的汉宣帝刘询仍然关心刘贺的情况,接到山阳 郡守张敞的报告,确认刘贺已不足为虑。公元前 63 年,刘贺又被贬为“海昏侯”,后在秘密监视中 去世。 也许直至此时,卫子夫与李夫人的宫斗才画上 句号。回顾二人的斗争史,李夫人死前以绝顶聪明 在武帝心中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完美形象,毫无疑问 占据上风 ;卫子夫色衰爱弛后希望凭借母以子贵,母仪天下三十八年 ;武帝却在卫青死后发起了对卫 氏家族的清算,先是逼迫卫子夫的姐夫丞相公孙贺 自杀,然后太子刘据与卫子夫先后自杀,卫氏似乎 一败涂地,偏偏太子留下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孙子刘 病已,而刘病已命悬一线时竟有丙吉舍命相救 ;李 夫人一派则有李广利与丞相刘屈氂结成死党,力保 李夫人之子昌邑王刘髆 ;孰料武帝改弦易辙,为太 子昭雪,李广利、刘屈氂各就死地,刘髆也死于此时; 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成为汉昭帝,宫斗的结果似 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数年后昭帝去世却无后,暗 流涌动之下立刘髆之子昌邑王刘贺为帝,李夫人看 似已胜利 ;不料峰回路转,刘贺仅仅当了二十七天 皇上就被霍光以“昏乱”废掉,新立的皇上刘病已 正是卫子夫的曾孙,以平民身份成为皇帝的汉宣帝 刘询,似乎是卫子夫终于笑到了最后。 所以,卫子夫与李夫人之间虽无明争,却有暗斗。 不仅生前,就在她们死后两股势力仍然持续缠斗了 数十年,千万人头落地。但是,无论卫子夫、李夫 人还是钩弋夫人,都是输家。对于她们的命运,千 年之下我们只有一声叹息。

2011 年,江西南昌发现了海昏侯大墓。2016 年 3 月,经过数年挖掘整理,确认墓主人为刘贺。 天意从来高难问,虎兕相逢大梦归。

 


展开
目录

序:走进历史的现场(贾宝兰)

最酷烈的宫斗

 刘秀和成语

马援与成语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竹林七贤之嵇康与山涛

竹林七贤之阮籍

“闻鸡起舞”的主角后来怎么样了?

“王谢风流”之“王”

“王谢风流”之“谢”

只差一步就可以做皇帝,他却放弃了

崔浩之死

 

苏 轼

辛弃疾

陆 游

 靖康耻

 亡国之君

 

那些“儿媳妇”

 上下游对战争的影响

文人雅集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