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研究
0.00     定价 ¥ 79.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20354875
  • 作      者:
    司忠华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司忠华,1988年出生,河南民权人。法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与国家认同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两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为研究主题,对其本质、特征、要素、类型、功能、机理等进行探讨,按照由理论到现实的基本逻辑,着力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什么”“借鉴什么”“包含什么”“能干什么”“为什么能”“如何优化”等理论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研究》:
  (二)坚持借鉴性原则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没有借鉴和参考,就难以一览事物的全貌,也难以比较出自身的不足,容易产生“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错误认识。而不顾自己的过去和历史,则难以较为清醒、客观的认识自我,也更难以服务当下和谋局未来。这种说法,无论是对一个人、对一个国家,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优化创新,都能适用。因此,必须坚持借鉴性原则,借鉴历史,借鉴国外,既要认清自我,又要学习“他者”,坚持“向前看”和“向外看”相结合,坚持传承与借鉴相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坚持古为今用
  仪式的传承本身就极具有稳定性。仪式举行的规律性、重复性助力了仪式的稳定传承和缓慢变迁。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理论与漫长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实践史。鉴于中国文明的传承性和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对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和重大的参考价值。对于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资源而言,我们要秉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除旧推新、青出于蓝。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有关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理论和实践。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一座“宝库”,这座“宝库”还有待挖掘和开采。当前,必须精准提炼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要素、内涵、价值、意义,系统总结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过程、结构、形式、方法,加大对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研究力度,弄清楚古代礼仪融于生活、教化民众、高效运转的背后机理。不仅从理论上形成清晰、系统的认识,而且从实践上总结仪式细节、仪式设计等实践的可取之处,从而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形成启发、借鉴与参照。
  另一方面,要坚决破除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中的落后观念、恶习陋俗、铺张浪费、繁杂无度的观念、风气与规矩,树立现代、文明、有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马克思曾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①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在封建小农经济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受到中国古代封建文化的深刻影响,具有封建性、落后性和腐朽性。如其中的男女不平等的性别歧视、阶层不平等的等级差异、大讲排场的铺张浪费等思想和行为都被革除。
  2.坚持洋为中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除旧迎新的时候不仅要俯视自身、回顾过往,还应登高望远、环视他邦。西方、域外的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实践也应纳入我们的视野之内。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自强求富道路的重要方向和途径。西方在现代化发展上的领先地位是近代中国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状况。今天我们要优化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要适应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而早已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西方以及其他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上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一方面,我们应学习他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系统理论和先进经验。不可否认,西方学术界对仪式的研究较早也较为深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仪式思维和仪式理论。自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初期,西方的许多研究者就深入其他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研究当地的仪式活动,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诸多的仪式理论。实践的创新需要理论的创新。西方仪式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优化创新提供理论参考,我们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进行优化创新必须吸收和借鉴关于仪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而且,在当今西方社会以及其他非西方国家,他们运行良好的仪式活动,如总统就职宣誓仪式、公民人籍宣誓仪式等现代仪式实践能够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优化创新提供实践启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立论的缘由
(一)理论的需要
(二)现实的要求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本质与特征
一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内涵
(一)仪式与思想政治教育仪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概念界定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本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一种权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一种动员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一种教育手段
(四)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本质在于其价值引导的工具性
三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普遍性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特殊性特征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思想资源
一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中国古代思想资源
(一)仪式的意义:“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二)仪式的象征:“兴必取象,以象征意”
(三)仪式的音乐:“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四)仪式的功用:“以礼饰情”“以礼节情”
(五)仪式的类型:吉凶嘉军宾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西方思想资源
(一)关于仪式功能的理论
(二)关于仪式过程的理论
(三)关于符号象征的理论
(四)关于仪式展演的理论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要素与类型
一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基本要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人力要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意义要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符号要素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主要类型
(一)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
(二)事前、事中、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
(三)政治、军事、文化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功能与机理
一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重要功能
(一)陶冶道德情操
(二)引领价值导向
(三)维护社会秩序
(四)促进群体团结
(五)强化政治认同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作用机理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优化创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