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0.00     定价 ¥ 8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64376758
  • 作      者:
    邓云晓,陆志荣
  • 出 版 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无共通性?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无当代价值?传统文化是否能够为构建大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提供资粮?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如何借鉴运用传统文化蕴藏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文化接受性,进而提升其实效性?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借助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或是剪不断、理还乱,或是远离思维舒适区的焦躁莫名,或是欣然会意、豁然开朗,或是……
  正是基于上述思索和体悟,历经思考的折磨和提笔成章的艰难,终于完成这本小书的撰写工作,心中真是五味杂陈,有喜悦,亦有言不尽意的些许惆怅!有轻松,亦有书不尽言的遗憾与无奈!抬头望天,初夏的重庆山城,暴雨洗刷后蓝天碧云,澄空如练,风卷云舒;远山如黛,苍翠欲滴,近处庭院麻雀等小鸟毫不避人地悠然啄食,不知名的野花在晚风中摇曳生姿,好一幅写意的中国画,好一派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境,如此等等,焦灼的心情不禁随之轻松愉悦不少!
展开
精彩书摘
  《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传统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有什么关系?如何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和“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沃土。
  (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消解现代人生存发展困境
  由于所处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条件限制,现代人往往不可避免地陷入“单面人”的片面发展困境,由此面临较为严峻的精神危机、生存困境与发展悖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使人生境界得以提升,其理论实质是一种生态伦理学和人生境界论,是一种传统形态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开拓精神资源、提供思想指南。
  个人内心的和谐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在于使人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从而在根本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以求得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因此,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资源,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的主体意识,培养理性的批判精神,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共融,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高度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将人的存在和发展作为关注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可从三个维度渐次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着眼点是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点是成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中华文化语境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状态不仅仅期于未来,更立足当下,至于目前尤有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一贯思想,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没有文化支持,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一个自发的过程。文化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实现人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加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
  (二)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发展、创新中,不断超越和升华。通过扬弃与整合,其精华不断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鲜元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确立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基因”;国学和民族精神的复兴,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输送了“精神血液”;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培育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伦理骨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浇铸“思想灵魂”。当今社会所需人才的标准是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全面的文化知识体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一定的创造力。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知识的培养,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匮乏,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其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必然选择。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的文化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意义学习的背景,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源泉。在大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塑造和内化,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的素养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
展开
目录
导言 优秀传统文化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深厚力量
第一章 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精神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第二章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通性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积淀着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第二节 传统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力的现代启示

第三章 借助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调整与建构
第四节 在与传统文化融合中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

第四章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略论
第二节 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第三节 弘扬以文化人优秀传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第五章 坚定文化自信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教育原则
第二节 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植根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六章 借鉴传统教化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第一节 传统德育方法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
第二节 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第七章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 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刨新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逻辑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历史逻辑

第八章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使命
第一节 推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化人本性的复归
第二节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源流的疏浚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