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平台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变革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理念。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体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过程,实质上就是沟通主体之间,即教师与学生思想信息的互动交流。沟通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主体—客体—主体”的两次转换,即“编码”“解码”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客体的角度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信息”“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实践的客体。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来源、信息性质的多元化倾向,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环境的角度看,新媒体时代因信息来源极大丰富、信息传播极其便捷、信息交互极其广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个问题丛生的境地。因而,深入探究“微问题”“微课堂”“微环节”“微活动”等问题,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效果的现实举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