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张 剑 ix
前言
陈 丽 xviii
第一章 概说 1
1.1 话题源起2
1.2 空间界说6
1.2.1 空间与时间8
1.2.2 空间与地方12
1.2.3 空间与超空间18
1.3 当代意义24
第二章 渊源与流变 27
2.1 空间的社会属性研究28
2.1.1 列斐伏尔:空间的社会建构28
2.1.2 福柯:空间的权力批判32
2.2 空间理论的文化转向37
2.2.1 詹明信39
2.2.2 大卫 哈维46
2.2.3 霍米 巴巴52
2.2.4 爱德华 苏贾60
2.3 空间文学批评的路径与发展65
2.3.1 文字绘图:作为绘图员的作家66
2.3.2 空间叙事:叙事学的空间转向74
2.3.3 空间批评:文学批评的新领域87
第三章 案例分析(一):都市体验与空间批评102
3.1 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巴黎102
3.1.1 本雅明评波德莱尔的巴黎104
3.1.2 大卫 哈维的《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109
3.2 乔伊斯的都柏林111
3.2.1 文学中的地图112
3.2.2 图绘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114
3.2.3 后殖民文化空间117
3.3 乔伊斯的漫游者122
3.3.1 《都柏林人》中的瘫痪与流动123
3.3.2 终极漫游者:布卢姆133
3.4 小结143
第四章 案例分析(二):女性主义与空间批评145
4.1 弗吉尼亚 伍尔夫与空间146
4.1.1 伍尔夫的家宅146
4.1.2 空间区隔与女性成长149
4.1.3 先锋画派与空间叙事形式152
4.2 两部伍尔夫空间研究新著述评155
4.2.1 《弗吉尼亚 伍尔夫的房间与现代性空间》157
4.2.2 《漫步于弗吉尼亚 伍尔夫的伦敦:文学地理学研究》165
4.3 赫斯顿的空间诗学:以《他们眼望上苍》为例173
4.3.1 门廊/ 房间:赫斯顿的黑人女性空间诉求175
4.3.2 内/ 外:可以与外表剥离的精神空间180
4.3.3 非场所、边缘乌托邦和黑人文化社区184
4.4 小结189
第五章 研究发展趋势与建议191
5.1 空间与理论192
5.2 空间与叙事195
5.3 空间与文本196
5.4 空间与非文本198
5.5 相邻研究域200
参考文献206
推荐文献219
索引221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