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给青年编剧的信(精)
0.00     定价 ¥ 49.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7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1144073
  • 作      者:
    作者:宋方金
  • 出 版 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刘震云、姚晨、柯蓝倾力推荐!韩寒监制,“ONE·一个”工作室诚意出品。
  驾驭故事原理,你需要读罗伯特·麦基,洞见行业本质,请读一读这33封信。
  当下是影视产业很好的时代,却也是行业很坏的时代。33封深切坦诚的信,窥见行业的规则与本质。大IP、资本运作、雷剧、神剧、抄袭、假票房、真水军……听到过没见过的种种传言,信中给出真相。
  本书适合青年编剧读,也适合不编剧的任何人。因为——故事是人生的必需品,故事是每个人的神明。宋方金貌似在讲影视,其实是在讲人生。

展开
作者简介
  宋方金,编剧,作家,诗人。生于鲁,居于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要作品有电视剧《决胜》《手机》《家是一座城》等;电影《飞》《温凉珠》《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等;长篇小说《清明上河图》《逃离无名岛》等。在部分艺术院校开设有编剧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守口如瓶”系列演讲引发如潮回响;被圈内人誉为“组字高手,造句奇人,思维怪才”。
展开
内容介绍
  《给青年编剧的信》揭示故事行业的一切。
  资深编剧宋方金在信中谈及了一个青年编剧可能面临的行业规则、权利之争、市场压力和创作困境等。他结合自身经历和大量生动的内幕故事,给出了一份关于这门手艺、这个行业深情坦诚的答卷。
  诚恳生活,大胆写作。归根结底,我们都是故事的手艺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封信我们这里怎么了
  最近几年,影视业的上下游都行动起来了,可以说是风起云涌。
  首先是资本的行动。以前,除了体制内的影视机构,支撑影视业的主要资本来自盖房子的朋友,专业术语叫房地产商。后来挖煤的老乡们也来凑过一阵热闹,但挖煤的老乡们对这个行业没有什么真正的热情,玩儿个票也就走了。当然,更多的时候,老乡们玩的是“女票”。现在,这些老乡以及这些老乡的上线被抓起来的不少。由此可见,玩票不要紧,但玩钞票和玩“女票”,风险还是很大的。
  其实,影视业的资本真正热闹起来,还是最近几年。搞屠宰的,开饭馆的,搞能源的,搞电商的,搞旅游的,卖火腿肠的,都来了。这个现象是好是坏,还需要长远考量,但短期来看,这些热钱、傻钱还没有真正帮助到影视业,并且催生了一批泡沫作品,也烧坏了很多编剧、导演、制片人的脑子。但我依然不认为这就一定是个坏现象,因为跟钱、跟财富打交道是人类永恒的命题,让影视界的同志们早一点见识一下钱,比晚一点好。虽然非常遗憾的是,同志们目前对金钱还没有什么抵抗力,一倒一大片。所以我认为,最近几年是影视界大跃进的几年,数量上早就超英赶美了,质量上却比日韩还落下一大截儿。
  除了资本的行动,演员们最近几年的行动也非常强烈。我有时候因为不甘寂寞,也沽名钓誉地参加了一些影视活动、颁奖晚会,在后台的时候,我一般都不敢抬头,因为根本认不出谁是谁,生怕把张三叫成了李四。以前主要是女演员长得像,最近我发现一些年轻的男演员也开始长得越来越像了。就跟我们的影视作品一样,模样也开始跟风了。太惊悚了。我后来一琢磨,这里边有化装的因素,也有整容的因素。据说韩国有一条街,是为中国爱美人民服务的。说实话,我真是为这些长着双眼皮、尖下巴和高鼻梁的演员朋友们担心,因为根据常识我们知道,长相的流行也是在变化的,以后如果流行单眼皮、圆下巴呢?再整回来不成?
  演员朋友们对修改自己的模样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和毅力,当然,这是他们的人身权利,无可厚非,我只是善意提醒,毕竟整丑了的也大有人在。我所担心的是,相比修改自己,演员朋友们对修改剧本有更大的兴趣。2010年,大量资本涌入影视业,演员朋友们片酬暴涨,兴高采烈地掌控了局面,不拍戏的时候改自己,拍戏的时候改剧本。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钱就等于有权力,有权力就等于有能力。这逻辑非常古怪,但却颠扑不破。这几年,我们到底生产了什么样的作品,大家也都看见了,特别像一出整容事故的现场。在此温馨提醒演员朋友们,修改自己要谨慎,修改剧本更要三思而后行。也建议演员朋友们抽空学习一下《著作权法》。
  导演们最近几年的行动也集中在两点。一点是很多电视剧导演从片场消失了,他们已不再亲临一线拍摄。导演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指导表演、场面调度和调性设计,当放弃了这一切之后,他们还是导演吗?我觉得很多导演更像是艺术总监或监制。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电视剧导演都是这样,依然有坚守阵地的战士,比如《决胜》的导演阎建钢。这部戏在京郊拍摄,条件非常艰苦,但阎建钢导演执掌每一个镜头的拍摄。我曾提议说,您已经不是年轻导演了,要不让剧组给您配一辆房车。他说我除了每天上两趟厕所,其余时间全部在现场,没这个必要,如果非要配,可以把钱发给我。我去现场待了几天,发现果然如此,令人尊敬。
  编剧是纸上谈兵,导演是兵中谈纸,导演撤离现场,这个行动令人费解。
  另外一点行动,是很多电视剧导演开始在屏幕上打出“××作品”字样,有的是用醒目的大标题以及强烈的音乐衬托,轰隆隆推出来;有的是去刻了戳儿,“咔”的一个背景声,盖到屏幕上。这本来是电影圈的恶习,现在也开始蔓延到电视剧行业了。坏榜样的力量真是可怕。这不是品质问题,不是虚荣心问题,这是法律问题。也建议有这个癖好的导演老师们学习一下《著作权法》。
  相对于其他上下游的行动,编剧的行动力不强,基本是被动的。最近几年,编剧们被要求成为变形金刚,让你写成什么样儿就得写成什么样儿,一句话,必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举个例子,我跟阎建钢导演合作的电视剧《决胜》,之前的某一位投资方负责人跟我谈话说,方金,前三集剧本需要修改,要更快更猛更强,要让所有电视台的人见了这三集剧本就服气。我说要达到你说的这个效果,不是改前三集。他说那改什么。我说要改合同,咱们把合同解除了吧。别说我,即便写剧本的祖师爷莎士比亚老师、汤显祖老师还活着,他们也写不出让所有电视台都服气的前三集。现在,前三集已经成了影视项目的魔咒。在漫咖啡、昆仑饭店、丽都广场等影视圈人士聚集的地方,除了谈“不缺钱”“只缺好剧本”这两个在影视圈流传已久的惊天谎言之外,谈的就是剧本的前三集。好像整个影视业就活在前三集里边。如果这么一直进化下去,影视圈会不会出现一种专门的前三集编剧呢?像伟大的程咬金老师一样,砍完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三板斧就转身走人。
  今天,我们讲故事的人,制作故事的人,负责播出故事的人,都变成了急性子的程咬金,都想三板斧砍死对方拉倒。在北京有一个琉璃厂,是个卖古玩字画的地方,一直到民国的时候,还保留着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无论是穷秀才,还是顽劣的小孩,以至于任何寒酸没落之人,凡是进店来想观看古玩字画的,店家明知道他们不买,也都一律恭敬相待、认真介绍,因为他们知道,穷秀才可能转眼就发达了,小孩总有一天会长大,都有可能变成他们的顾客。琉璃厂之所以成为宝地,是因为这里的人有一颗宝贵的心,这颗宝贵的心叫耐心,他们有耐心培养他们的顾客,有耐心与未来周旋。但是我们今天的社会,人人都是程咬金,咬牙切齿抡着那没头没脑的三板斧,我们的影视界,已经失去了培养观众的兴趣,失去了跟未来周旋的耐心。美国的乔布斯老师把纯粹的商品手机卖出了价值观,我们这里却把应该卖价值观的电影当成了纯粹的商品。
  雪山在雪崩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作为影视业中的一个环节,编剧不是变形金刚,也不是程咬金,他不可能满足快干猛上的机械化要求。编剧充其量只是一棵树,需要经历四季循环,才能有年轮的感受;需要吸纳阳光雨水,才能让绿意爬满枝头。无论影视业有多么产业化、工业化,故事的创作从本质而言是且只能是一门手工艺术。很多年来,大家都把讲故事的人当成造梦工程师,把故事当成一个梦,但我坚持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生活才像一个梦。因为生活和梦一样,都带有碎片性和虚假性。讲故事的人不该是程咬金,也成不了变形金刚,他只能讲好他能讲好的故事;好故事,也不是一个梦,而是一条真相的大河,它穿过谎言的险滩,倾泻出情感的瀑布,它让我们看破幻象、不虚此生;好故事是人生另一片没有雾霾的蓝天,不管你有意间还是无意间抬头,它都在那儿等着你,准备带给你深切安慰。希望我们能讲出并制作出这样的故事。
  ……
展开
目录
序  锥锥见血为哪般(刘震云)
自序  纸短意长 见字如面
PART Ⅰ  我没有守口如瓶
第一封信  我们这里怎么了
第二封信  危险的谎言
第三封信  手快有、手慢无的IP游戏
第四封信  我们是人类的语言魔术师
第五封信  讲故事的人
第六封信  消失的片头和片尾
第七封信  我身边的“风之子”
第八封信  天使不出现,魔鬼不退场
第九封信  最好与最坏的时代
第十封信  影视需要“独裁”
第十一封信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甲方乙方
PART Ⅱ  故事手艺人
第十二封信  编剧的时间流水账
第十三封信  著作权战争
第十四封信  一个失败的电影编剧
第十五封信  个人化或雇佣兵
第十六封信  故事,而不是小说
第十七封信  直面内心,背对悬念
第十八封信  名师出高徒
第十九封信  每部作品都是九死一生
第二十封信  日光之下,总有新事
第二十一封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第二十二封信  编剧的品牌之路
PART Ⅲ  剧作人工具箱
第二十三封信  挖掘已然存在的故事
第二十四封信  第三类故事
第二十五封信  传递坏消息
第二十六封信  痴人、呆人、聪明人
第二十七封信  破译故事的秘密
第二十八封信  电影就是让人又哭又笑
第二十九封信  钩子
第三十封信  阻力
第三十一封信  时间的艺术
第三十二封信  抛开地域
第三十三封信  故事碎片
后记  在光阴里心怀期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