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熹发所著的《中国画裸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与美
学特征》以“中国画裸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与美学特征
”为题,集中讨论中国绘画中的“裸体”问题。相较
于西方的裸体艺术,中国绘画中的裸体问题表现得复
杂而又耐人寻味。首先,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正统
的以社会上层、文人为代表的庙堂文化与在野的以社
会底层、大众为代表的民间艺术,两者关于裸体的认
知态度迥然不同。受到正统庙堂文化影响的中国古代
绘画史,几乎不曾以单纯的裸体作为审美对象,与之
相对,人体的裸裎与袒露,在颇为丰富的民间艺术中
却并不鲜见。这是中国文化史极为独特的一个现象。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可以从新的角度审视传统审
美心理以及相应的美学观念。其次,近代李叔同、徐
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人开始了融合中西技法的裸
体绘画创作,在今天,一种可以和西方人体绘画艺术
对话的中国水墨画裸体风格正在形成。在古今中西的
对比中,此新兴的裸体绘画风格,不仅凸现了一些典
型的中国画特征,而且也显示了中国传统绘画以现代
性为总体特征的社会实现与新变成为可能。
在绪论部分,首先是对与本论文有关的内容,以
及具有代表性的当代研究成果做一综述,并做出了初
步的辨析。综述的目的,是希望搭建一个可以达成共
识的研究平台。综述分三个部分:“关于裸体艺术的
几个焦点问题”部分,其内容是展现“裸体艺术”的
复杂性;“裸体与传统”部分,是说明在中国古代绘
画史中,裸体艺术几乎被看作一个空白的话语背景;
“本文的线索”部分,主要是说明“人体”、“身体
”和“裸体”的区分与意涵。绪论的另一个内容,是
提出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并对研究所持的态度及方
法做出说明。
《中国画裸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与美学特征》的探
讨,分成三个章节进行。在第一章中,对中国绘画史
中鲜有记载的在野艺术进行考察。以“裸体”的显现
为切人点,审视中国古代民间如何表现裸体,而裸体
又具有怎样的实际意义。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民间
,“裸体”基本上是一个对裸体隐秘的彰显,裸体作
为一种题材因素存在,而不只是一种单纯审美的形式
因素。“裸体”在绘画史以外的存在,是和古人的审
美理想以及对于绘画的美学功能的理解有着决定性的
联系的。
第二章对中国文化史中的几个关键点及中国绘画
史中有关论述,采取了一个新的角度进行考察。以“
裸体”的遮蔽为切入点,审视中国古代绘画史中“裸
体”是如何被遮蔽的,而裸体的遮蔽又具有怎样的实
际意义。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裸体”
基本上是一个被“遮蔽”的在场,“裸体”被“人物
”所代替。由古代绘画进入古代艺术美学及文化观念
的领域,对古代思想观念世界中的人体功能及构想进
行发掘,从而对绘画艺术中的有关“象”、“道”、
“儒”做进一步的理解与阐释。这一章的内容,是为
第三章有关中国水墨人体以及中国画的新变等问题建
立一个历史的背景。
第三章提出了中国水墨画的现代性问题,认为水
墨裸体是中国画实现现代转型的途径之一。其中裸体
艺术的中国画法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在这里,不仅
有时代精神内容的展现,也有可能在注入了现代性因
素之后,更加继承并发扬传统的意境理想。最后,以
笔者的创作实际,对中国绘画新变的探索做出说明,
着重提出裸体艺术表现的“时代性”、“民族性”与
“专业性”的特点。
本文最后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
对中国裸体艺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