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的话
第一讲 禅不是佛教?
禅宗历史地位和意义——禅不是佛教?——“宗教革
命”——“教外别传”——佛教“中国化”——全面革新的中国佛教
第二讲 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禅”与“禅宗”——“印度禅”——鸠摩罗什所传——《楞伽
经》——竺道生佛性新说——菩提达摩“二入四行”——守旧一派禅法——“中国禅”
第三讲 创建“禅宗”
“楞伽宗”——“游僧”与“禅坊”——社会动荡中的黄梅——
道信——黄梅“禅坊”——弘忍——创建“祖统”
第四讲 “安心”方便法门
如来藏思想——《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自心本来清
净——“安心”五方便——《修心要论》——非政治化、非伦理化、非经院化的宗义体系
第五讲 黄梅宗风
革新宗风——“季世佛法,崇尚官荣”:山林禅坊——寺院经
济膨胀:“农禅”滥觞——“经院化”:“不立文字”——“鬼神
邪魅法”:人生与理性——自由开放的民间僧团
第六讲 “东山法门”
社会结构变化——思想学术创新——武则天崇佛——“东
山法门”——神秀入京——普寂等大僧——习禅的“庶族”精英
第七讲 “南宗”兴起
“东山法门”蜕变——慧能——《坛经》诸本——“顿悟”“见
性”——“自性自度”——理性精神和人本思想
第八讲 南、北分宗
神会——神会北上——《神会语录》——滑台宗论——“师
承是旁,法门是渐”——南宗宗旨——神会与《坛经》
第九讲 “洪州禅”兴盛
派系分化——中唐社会形势——思想学术新发展——“言
禅者皆本曹溪”——马祖道一——石头希迁——“洪州宗”
第十讲 洪州门风
自主营运僧团——《百丈清规》——“农禅”制度——“平常
心是道”——“作用是性”——“道不要修”——呵佛骂祖,毁
经灭教——“心性”理论终结
第十一讲 派系分化
“宗必有师,师必有传”——藩镇割据与南宗派系——沩
仰宗——曹洞宗——黄檗希运与“相公禅”——临济宗
与成德镇——德山宣鉴——雪峰义存与福州镇——云
门宗与南汉——法眼宗与南唐
第十二讲 宗风蜕变
贵族化与官僚化——经济世袭化——临济言句与“赵州
门风”——机缘语句——“公案”——诸家门风——宗风
形式化、程式化
第十三讲 禅教合一,回归传统
梁肃、柳宗元的批判——宗密的“禅教一致”论——法眼
文益的“禅教合一”思想——永明延寿与净土法门——
云门宗余响——黄龙派与杨岐派——“禅净合一”
第十四讲 禅思想
禅宗语录——寒山诗与王梵志诗——韩愈和李翱——
周敦颐——程颐和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
明——李贽和泰州学派——晚明“狂禅”思潮
第十五讲 禅文化
文化运动——禅文学——白话文体——文学散文——
偈颂——绕路说禅——文字因缘:杜甫、白居易、苏轼、
黄庭坚——晚明文学——对文化诸领域影响
结束的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