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百年经典学术丛刊
0.00     定价 ¥ 18.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8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561407
  • 作      者:
    刘师培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导读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三课 附录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甲傅嘏及王何诸人
乙嵇阮之文
丙潘陆及两晋诸贤之文
丁总论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甲宋代文学
乙齐梁文学
丙陈代文学
丁总论
(甲)声律说之发明
(乙)文笔之区别
附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弁言
一 绪论
二 各家总论
三 学文四忌
四 论谋篇之术
五 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 论文章之音节
七 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 《史》、《汉》之句读
九 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
十 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十一 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十二 神似与形似
十三 文质与显晦
十四 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十五 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十六 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十七 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十八 洁与整
十九 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
……
附录
刘君申叔事略
甲辰年自述诗

内容摘要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作者认为,“非偶词俪语,弗足言文”,那些据事直书、弗尚藻彩的散体之作,不能称“文”,而只能称作“笔”。
展开
目录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导读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三课 附录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甲 傅嘏及王何诸人
 乙 嵇阮之文
 丙 潘陆及两晋诸贤之文
 丁 总论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甲 宋代文学
 乙 齐梁文学
 丙 陈代文学
 丁 总论
 (甲)声律说之发明
 (乙)文笔之区别
附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弁言
 一 绪论
 二 各家总论
 三 学文四忌
 四 论谋篇之术
 五 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 论文章之音节
 七 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 《史》、《汉》之句读
 九 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
 十 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十一 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十二 神似与形似
 十三 文质与显晦
 十四 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十五 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十六 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同
 十七 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十八 洁与整
 十九 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
 二十 轻滑与蹇涩
 二十一 论文章宜调称
附录
 刘君申叔事略
 甲辰年自述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