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绸伞,因伞面采用杭州丝绸,故名西湖绸伞。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西湖绸伞创制于20世纪30年代初,据说是由都锦生丝织厂工人竹振斐创作的,由于选料得当,制作精细,别出心裁,一上市就受到人们欢迎。
西湖绸伞的品种很多,有遮阳遮雨的日用绸伞,有五彩缤纷的彩虹伞,有舞蹈演员台上撑打的舞蹈伞,有杂技团演员走钢丝用的杂技绸伞等10多个品种。但不管是哪个品种,绸伞的选料都极为考究。它的圆形伞面是采用特制的伞面绸做的。这种绸薄如蝉翼,织造细密,透风耐晒,易于折叠,色彩瑰丽。伞骨则采用江南淡竹制成,这种竹篾质细浩,色泽玉润,烈日曝晒也不会弯曲。做一把外型美观的西湖绸伞,要经过选竹,制伞骨,上伞面三大阶段。选竹,俗称“号竹”。每年白露前伞厂派出有经验的老师傅,到余杭、奉化、安吉、德清等淡竹产地,挑选具有三年以上竹龄,粗细在五六公分,色泽均匀,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过嫩、过老、过大、过小的竹都不能要,真是百里挑一。这样的淡竹每株仅取中段2至4节作伞骨。加工成伞骨要经过擦竹、劈长骨、编挑、整形、劈青篾、铣槽、劈短骨、钻孔等十多道工序。一把绸伞35根骨.每根骨4毫米宽。如果把一段竹劈成了36根,就需要“抽骨”以保持竹筒圆润,竹节平整。上伞面要经过缝角、绷面、上架、剪绷边、穿花线、刷花、摺伞、贴青、装杆、包头、装头、装柄、打钉口等十六道工序,道道工序都必须毫厘无差。这样制成的伞重量只有半斤左右,收拢时,彩色的绸面不外露,伞骨恰好还原成一段淡雅的圆竹,结节宛然,朴素大方;撑开时,伞面五光十色,有的绯红如旭日一轮,有的蔚蓝同晴空一色,有的青绿像碧水一泓,美不胜收。
现今,虽然在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撑收自如的自动伞,但西湖绸伞还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得人们的喜爱。不少游玩了杭州吴山景区的游客,往往会在当地的旅游品商店买上一把西湖绸伞,留作纪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