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龙须与蓝图--中国现代文学论集(英汉对照)
0.00     定价 ¥ 52.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8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551977
  • 作      者:
    萧乾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龙须与蓝图——中国现代文学论集》英文均为萧乾先生所写,《土地回老家》中英文皆为萧乾现在所写,收录的其余作品的中文为其学生、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及萧乾夫人文洁若等翻译。
展开
作者简介
  萧乾,中国当代著名记者、翻译家、作家、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龙须与蓝图:中国现代文学论集》选录了萧乾先生从1942年到1997年间用英文写作的《苦难时代的蚀刻》、《龙须与蓝图》、《土地回老家》等三种著作和单篇文章三则。报人、评论家、翻译家和作家的多重角色,赋予其作品极其敏锐的中西比较视角和广泛的同类参照,并在这部论集中有了集中体现。
展开
精彩书评
  ★在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萧乾提出颇多既精辟又颇有创见的论点,兼具现代性的视野与比较文化研究的宏阔眼光,并体现出难能可贵的文化主体意识,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学术意义。萧乾的这些英文作品对我们全面了解其人其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如今向世界介绍、推广中国文化亦有重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乐黛云
  
  ★这几乎是最早的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它出现的时间差不多是和中国现代文学同步的,这非常不简单,有很大的突破性。它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因此具有比较文学的性质,可称为比较文学的始祖和奠基之作,有着非凡的历史功勋……
  ——舒乙
展开
精彩书摘
  《龙须与蓝图: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与其说易卜生在中国被视为一个戏剧家,还不如说他被当成一位外科医生,专治各种社会问题。十年间,他几乎被中国知识分子顶礼膜拜。并不是我们选择了他,而是因为当文学革命发起时,他表达了中国年轻一辈的心声。当时中国病八膏盲,需要一位勇敢的医生,能给她开出最大胆的药方。而对我们来说,易卜生是最猛烈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西方人难以想象易卜生对我们的影响:这位戏剧家煽动太太们从合法但自私的丈夫身边逃走或将一位敢于蔑视全镇一致通过的决定的疯狂大夫塑造为一位英雄。在中国,始自黄帝时期的社会习俗受到挑战。个人要求维护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权利。中国这个在永生山谷里沉睡的巨人,突然被从一场痛苦的噩梦中惊醒。十九世纪的中国同贫穷、腐败和“洋鬼子”的威胁联系在一起。大清帝国随时都会沉没,命运只能是等待列强的分割。中国的年轻一辈读了印度和朝鲜有警示意义的小说,清楚认识到迫在眉睫的危险,他们自然对妇女缠足、男人打躬作揖的传统习俗感到恐惧、不耐烦并极其愤怒。他们反叛了,有许多富于思想的头颅,被清廷刽子手在菜市口砍下。反叛在继续,中国新闻界也燃烧起来。1909年,有位报社编辑因印刷标题“只有剧变才能救中国”被判处一年徒刑。但从1909年开始,中国确实开始了剧变旧渐衰落的军阀之间出现仇恨,学生、无政府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开始示威游行,平静、禁欲的孔教中国,突然变成一口前所未有的煮沸的大锅,锅里调配着善良与邪恶。
  在反叛期间,中国的年轻一辈,尤其那些留洋学生,找到了欧洲的支持者。第一位便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他的剧作似乎表达出他们自身对现行社会秩序的憎恨和对反叛的热望。他们太兴奋了,以致并不去考虑易卜生戏剧艺术的细节,他们因为自身绝望的孤独而呼唤他:“亲爱的老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他被年轻的中国当成一位叛逆的同志和个人权利的捍卫者。就这样,这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圣人的东方神殿建立起来了。当然,像所有的神殿一样,它也不是永恒的。但易卜生受反叛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崇拜达十年之久,在这幼稚却令人难忘的十年里,问题剧和问题小说在中国国内广泛流行。
  随着白话文的日益普及,没有比现代中国戏剧更背离传统的了。一群在东京求学的留日学生作了最早的尝试,最先改编的是两出欧洲戏《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它们对遭受种族压迫和婚姻习俗束缚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在易卜生之前,并没有哪位欧洲戏剧家被认真而有系统地介绍到中国过。大约1917年,易卜生戏剧的译作开始出现在新文化运动的喉舌《新青年》上,先后有《傀儡家庭》、《国民公敌》、《海上夫人》等剧作。当时中国的舞台上还禁止男女同台,男演员为能饰演叛逆的娜拉而感自豪。1918年,新文化运动领导人胡适博士(前中国驻华盛顿大使)发表《易卜生主义》一文,称易卜生为救治中国最高明的社会医生,上个世纪健康的个人主义的典范,他认为要改进社会,必须首先确立健全的自我、自由独立的人格,并对现行社会状况提出批判。要像《国民公敌》里那个不可征服的斯托克曼一样,敢于说实话,敢于攻击社会腐败情形。
  ……
展开
目录


苦难时代的蚀刻——现代中国文学鸟瞰
一 永别了,老古玩店
二 作为改革者的小说家
三 诗歌:在十字路口
四 戏剧:扩音喇叭
五 散文:雕刀还是利剑
六 翻译:永恒的时尚

龙须与蓝图——战后文化的思考
一 关于机器的反思——兼论英国小说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二 易卜生在中国——中国人对萧伯纳的困扰
三 龙须与蓝图——为现代中国辩护
四 文学与大众

土地回老家
一 新的风景线
二 回龙乡:一幅立体地图
三 吐出了苦水
四 心尖上的刺拔下来了
五 红,黄,旧
六 空前的大喜事
七 为了更伟大的明天

回忆几位友人
一 我在英国结交的文友
二 悼哈洛德,艾克敦——一个唯美庄义者的陨落
三 悼念海伦,斯诺
注释与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