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翻译乃大道(精)/译家之言
0.00     定价 ¥ 39.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551397
  • 作      者:
    余光中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是《译家之言》系列之一,为余光中先生谈翻译文章的合集,既有翻译理论又有翻译实践,同时有对汉语本身的思考。余光中先生作为一代大家,文笔优美,文章极具可读性。《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不但可作为翻译专业研究者、学生以及英语学习者的参考,也适合对翻译及其背后文化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展开
作者简介
  余光中,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批评家。1952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 年获美国爱阿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 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自谓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为其“四度空间”,现已出版诗集19 种,散文集14 种,评论集6 种,翻译集13 种;在翻译上亦贡献良多,出版译书多种,除戏剧外,当以英、美、土耳其之译诗为著,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梵高传》《英美现代诗选》《王尔德喜剧全集》《录事巴托比》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是《译家之言》系列之一,选收余光中先生译论二十余篇,既谈翻译,也谈现代中文,以散文形式写译论,熔知性和感性于一炉,见解精辟独到,文笔优美清丽,各篇论文本身就是好文章,足以示范。
展开
精彩书摘
  外文系这一行
  我曾经是外文系的学生,现在我是外文系的教授,可是在自己的感觉里,我永远是外文系的学生,我学的是这一行,迷的也是这一行。三位一体,我的快乐便在其中。对于自己当初的抉择,我从未懊悔过。
  我曾经考取过五家大学的外文系,北大、金大、厦大、台大、师院(即师大前身)。北大没有进成,因为当时北方不宁,可是对于考取北大这件事,直到现在,我还保持一份高中生的自豪。师院也没有去。因为同时考取了台大。不过和师院的缘分,并未因此断绝;自从做讲师以来,我始终没有脱离过师大。梁实秋先生对英千里先生尝戏谓我是“楚材晋用”。楚人显然不急于收回这块“楚材”,因为我回到母校去兼课,已经是毕业后十四年的事了。至于“晋用”,也有一段“秘辛”:我任师大的讲师,先后垂八年之久,这在儒林正史上虽然不算最高纪录,相去恐亦不远了。“蹭蹬”了这么久,事实上还是该怪自己不善于填表格,办手续。最后,还是先做了美国的副教授,才升为中国的副教授的,“楚材晋用”变成了“夏材夷用”,很有一点“远交近攻”的意味。
  我的外文系老师,包括英千里、苏维熊、黎烈文、梁实秋、赵丽莲、曾约农、黄琼玖和吴炳钟。最前面的三位不幸作古;最后面的一位是电视名人,他的一张“娃娃脸”很是年轻。“吴炳钟也教过你吗?”是朋友们常有的反应。
  不过,在语文上影响我最大的,大得使我决定念外文系的,却是在中学时代教了我六年英文的老师孙良骥先生。他出身金陵大学外文系,发音清畅,教课认真,改起卷子来尤其仔细。在班上,他对我一直鼓励多于呵责,而且坚信自己的这位学生将来一定会有“成就”。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少年时代的恩师是不是还在大陆甚至还在世上,已经十分渺茫,虽然直到此刻,他的教诲,和严峻中透出慈祥的那种神情,犹回荡在我的心中。时常,面对着自己满架的著作和翻译,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把这些书亲手捧给老师看。
  现在轮到自己背负黑板,面对下面的青青子衿,不免有一种轮回的感觉。轮到自己来教英诗,恰恰也在台大文学院楼下的那间大教室。一面朗吟莎翁的十四行,一面打量左边角落里的那位学生,可是我并没有看见她,我只是在搜寻自己,十六年前坐在那座位上的自己,一个不快乐其实也并不忧愁的青年。一面朗吟,一面在想,十六年前坐在这讲台上的英先生,心里在想些什么,讲到这一首的时候,他的诠释是什么?
  ……
展开
目录

1序 思果
1 翻译与批评
5 中国古典诗的句法
15 中西文学之比较
32 几块试金石——如何识别假洋学者
38 翻译和创作
56 外文系这一行
63 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生活
71 变通的艺术——思果著《翻译研究》读后
86 庐山面目纵横看——评丛书版英译《中国文学选集》
107 哀中文之式微
111 论中文之西化
130 早期作家笔下的西化中文
142 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
164 与王尔德拔河记——《不可儿戏》译后
174 白而不化的白话文——从早期的青涩到近期的繁琐
188 横行的洋文
195 翻译乃大道
198 译者独憔悴
201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225 作者,学者,译者——“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说
238 论的的不休
257 翻译之教育与反教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