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出生于一个败落的魏国贵族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师从战国纵横家鬼谷子。
张仪学成之后开始游说四方诸侯。一次,楚相昭阳君宴饮宾客,席间观赏楚王赏赐的和氏璧。但宝玉竟在传看观赏后丢失了。有门下认为是张仪盗走了和氏璧,说道:“仪贫无行,必盗相君之璧。”于是抓住张仪拷打数百下,张仪坚决否认盗取和氏璧,楚相只好将其释放。张仪回家之后,妻子看到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埋怨他说:“你要是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此侮辱。”张仪却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了?”妻子见他关心的竟然是自己的舌头,不禁失笑道:“你的舌头还在呢。”张仪说:“这就够了。”这反映出张仪对自己游说的能力很有信心。
公元前328年,张仪入秦,面说秦王。他在表达对秦国空有强大的潜在实力却无法实现霸业的惋惜之情的同时,点出了自己以连横击破六国合纵的战略(当时的合纵联盟是由公孙衍所主导的)。让秦王相信以秦国本身的优势,即赏罚得当,军力强盛,号令严明,地势有利,完全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
他论证了秦国的实力和条件远超其余六国,有条件称霸;而后历数秦国三次称霸不成,并将原因归结于秦国谋臣的平庸。
第一次称霸的机会是秦国伐楚之时。结果功亏一篑,在攻下楚国国都的情况下主动放弃,未竟全功,让楚国恢复了实力;第二次是秦国防守反击诸侯联军之时,秦国不仅挡住了诸侯联军的攻击,而且围困魏国都城大梁,结果谋臣却与魏讲和,使魏得以喘息;第三次则是穰侯罔顾国力,“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使得秦国白白浪费了建立霸业的机会。
他在最后的话中点出了自己的战略:“臣冒死罪,希望见到大王,谈论秦国的战略以及怎样能够破坏天下的合纵,灭赵亡韩,迫使楚魏称臣,联合齐、燕加盟,建立霸王之业,让天下诸侯都来朝贡。
”张仪的所思所想本质上就是连横的战略,打破诸侯合纵,与秦王所需正相契合。至此,张仪获得了秦王的赏识,封为客卿,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为了实现连横的战略,张仪在秦国武力的支持下,一方面敦促劝说魏、赵、齐等国单方面与秦媾和,采取侍奉秦国的做法获得安宁;另一方面积极破坏诸侯国之间的联盟,破坏可能形成的合纵局面。
张仪游说诸国时,背后有秦国强大的国力、兵力支撑,加上张仪辞令精辟,迫使许多国君退出了合纵,有的为了讨好秦国,甚至还割让了不少土地。
在张仪游说齐国时,就明确告诉齐王:“大王不事秦,秦驱韩、魏攻齐之南地,悉赵涉河关,指抟关,临淄、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熟计之。”(刘向,《战国策·齐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齐王》)他警告齐王如果不倒向秦国,那么秦国就会逼韩国、魏国、赵国大举进攻齐国(之前秦国已逼迫这三国割地求和),这样的话,齐国估计连名城即墨、国都临淄都保不住。到那时候,作为战败之国再想向秦国示好,恐怕不给你这个机会了。张仪提醒齐王要深思熟虑,以国家长远利益为重。齐王迫于强秦的威胁,只好与秦国结盟,还献出了三百里肥沃丰产的土地。
公元前328年至前325年,张仪两度对魏国“先兵后礼”,还建议秦王将公子繇作为人质送到魏国,使魏国臣事秦国。秦惠王因此任命张仪为相,位居百官之首。四年后,张仪拥戴秦惠君正式称王,更年号为秦惠王元年。
公元前322年至前317年,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他诸侯效仿。起先两任魏王都不肯接受他的建议。秦惠王数次发兵,大败魏国,并在公元前318年击溃韩国、赵国、魏国、燕国、齐国五国合纵。张仪借机再次游说魏襄王,魏国终于宣布退出南北合纵,请张仪从中和解;张仪回到秦国,二度出任国相。
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张仪称自己会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并与楚国永远结为兄弟国家。
于是,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楚怀王把楚国的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张仪回国后,一连三月称病不上朝。楚怀王以为张仪是嫌齐楚断交不够彻底,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等的一种凭证),到齐国辱骂齐宣王。盛怒之下的齐宣王斩断符节转而与秦国结交。
张仪在齐、秦建交后,知道自己离间齐、楚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他这才明白自己上当受骗,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结果在秦、齐两国共同攻击之下,楚军大败。
如果说张仪对楚国的战略止步于此,那么尽管他的连横策略获得了成功,却为秦国在自己的东南树立了一个强敌。但张仪再次展示了自己高超的外交技巧,最终将楚国也纳入了自己的阵营。
公元前311年,秦国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楚国黔中一带的土地。楚怀王却说只要得到张仪,就会自愿献出黔中。张仪明知此去的惊险,却还是主动请求前往。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起来,准备烹杀他。张仪通过楚大夫靳尚威胁楚怀王的爱妾郑袖,说秦王为了营救张仪,将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并把美女嫁给楚王,这必将导致郑袖失宠。
于是郑袖日夜向楚怀王讲情,楚怀王竟然真的赦免了张仪,并答应了张仪的建议,背离了“合纵”与秦国结盟亲善。
随后张仪完成了对韩、齐、赵、燕四围的游说,实现了连横的战略目标,为秦国后来统一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