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道德经新解与现代养生(精)
0.00     定价 ¥ 50.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4574536
  • 作      者:
    编者:常建军//常咏梅|责编:刘晓晓
  • 出 版 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道德经新解与现代养生》是一本面向文学及养生爱好者的阅读指导用书,作者基于对国学道德经的热爱,考虑到广大文学及养生爱好者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结合自己行医多年的养生科普知识,精心编著此书,希望能指导大众提高文学水平,树立正确的养生理念。
展开
精彩书摘
  《<道德经>新解与现代养生》:
  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天地之始,有名⑥万物之母。故常无欲⑥,以观其妙②;常有欲,以观其微③。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①,玄之又玄①,众妙之门②。
  【注释】
  ①道可道:可以用语言描述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了。第一个“道”的意思是规律、法则和准则,甚至指公序良俗、通行惯例等。第二个“道”的意思是诉说、描述。
  ②常道:永恒不变的规律。
  ③名可名: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了。第一个“名”是名字的意思,第二个“名”是称呼、叫的意思。
  ④无名:没有名字的东西,指“无”,延伸意思为空间或空。
  ⑤有名:有名字的东西。这里泛指物质或元素,如钾、钠、钙、碳,或金、木、水、火、土。
  ⑥无欲:清净无欲。
  ⑦其妙:天地万物微妙之处。
  ⑧微:边界,引申为表面或表层。
  ⑨两者同出:空间(无)和物质(有)同出于道。
  ⑩玄:玄妙幽深。
  ?玄之又玄:玄妙又玄妙。
  ?众妙之门:万物变化的源头。
  【译文】
  可以用语言描述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了;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了。有了空间(“无”),才开始出现天地;有了物质元素(“有”),才开始产生万物。所以如果我们经常保持清静无欲的状态,就可以观察、探究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我们欲望满满,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的表象。空间(“无”)与物质(“有”)同出于道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很奇妙。玄妙又玄妙,是万物变化的源头。
  【解析】
  此为《道德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章。老子在本章首先告诉我们,人类语言的发明,确实为我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语言在描述、诉说事物时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说,永恒不变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的,也就是说,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限的,即“言不尽意”。老子认为,不管是自然大道、宇宙大道还是人间大道,一旦我们自认为讲明白了,其实就偏离它了。因为“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语言恰恰是一种限制。宋代诗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有“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句。意思是说在这临近中秋的夜晚,洞庭湖如灿烂的银河,那种美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语言来向你诉说。又如每当我们听到《斯卡布罗集市》这支忧伤的恋歌,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最美丽、最难忘的初恋。这种感觉用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无法描述清楚的。这首创作于中世纪的古老英国民歌,它所表达的情感,真可谓“妙处难与君说”。
  ……
展开
目录
上篇·道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第二章 功成弗居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多言数穷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不争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
第十章 明白四达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第十八章 大道废弛
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物或恶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常善救人
第二十八章 常德乃足
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自知之明
第三十四章 不自为大
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第三十六章 柔弱刚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下篇·德经
第三十八章 处实去华
第三十九章 贱为贵本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第四十二章 或损或益
第四十三章 无为之益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第四十九章 百姓之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行于大道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
第五十五章 物壮则老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福祸相倚
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第六十章 治国烹鲜
第六十一章 一谦四益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为大于细
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 持保三宝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功成不处
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报怨以德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