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明代初期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心宝鉴》是一部以道德教育为主的儿童启蒙读物和成人劝善书,书名中的“宝鉴”就是宝镜,它可以使人发现不足,追求完善;“明心”从字面上看,有使内心明净的意思,也有使内心明慧的含义,书中的内容正好涵盖了这两个方面,也就是既要有弃恶扬善的德行,又要有应对世事的智慧。该书继承了官方编纂类书的传统,摘引经史百家的精粹语言,以《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和宋明理学家的言论为主,兼及佛、道等通俗书籍,按类别分为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幼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共二十篇,七百余段文字。内容主要涉及怎样加强品德修养,怎样达到内心清静,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如劝诫人们相信天命,安守本分;善恶有报,多做善事;效忠君主,孝敬父母;宽宏大度,尽力忍让;遵守礼义,讲究诚信;说话谨慎,自甘笨拙,等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