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迷路的广告人(顶流广告人日下庆太的创意养成之道)
0.00     定价 ¥ 78.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8226516
  • 作      者:
    作者:(日)日下庆太|责编:黄兆宁|译者:程俐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日下庆太

资深广告文案人、创意摄影师

大学时代以陆路旅行横跨欧亚大陆,浪游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内战中的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后,进入日本Z大的广告公司电通集团任职。

致力于用特色海报振兴商业老街的“商店街海报展”推动者。既是文案撰稿人,也是摄影师,并担任“自我祭”节日顾问、召唤幽浮的“圆盘”乐团团长。坚持每天拍摄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分享在博客“━窥囧镜”(http://keitata.blogspot.jp)。

获奖无数,包括——

佐治敬三奖:由日本Z大且不以营利为目的服务社会的广告管理及运营机构——日本公共广告机构(AC)的创始人设立,倡导广告具有“使社会变得更好”的力量。

Good Design Award优良设计奖:亚洲Z具权威性的设计大奖。

TCC(东京文案俱乐部)最佳新人奖:TCC成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都会进行评选,颁发优秀文案的相关奖项。获得TCC的奖项,是不少日本广告人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

朝日广告奖:由朝日新闻社于1952年设立的老牌奖项,不仅是日本广告行业的风向标,同时也促进着日本新闻文化的发展。


展开
内容介绍
从毕业后横跨欧亚大陆的漫游、初入职场的迷茫和烦恼,到亲人离世的生活变故,再到获奖后刚刚进入事业上升期,却不得不因病退出…… 在人生中迷了路的作者,在本书中以他幽默的语言,回顾了让无趣工作变有趣的过程、从“菜鸟”到业界明星再回归自我的曲折心路。 制作海报,振兴街道,组建乐队,创造节日……在广告创意领域构建专属于自己的领地,最终广受关照和认可。 阅读本书,可以看到一位创意人不断向内突破的快意人生,也能感受到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善意,最终也会让我们的创意表达变得更丰富。 踏出新的一步吧!——献给每个人的一本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又见东京


    时隔6 年,我重新住回了东京,回到曾惨败到趴下的地方。但我已不再是当时的那个我了。我已经习惯了职场人的生活,也能准确地用日语表达。因为工作关系我曾来东京多次,连惠比寿和广尾比邻一事也知道得一清二楚。我的新住所在五反田,比起新人时居住的调布离公司更近。而且女朋友也和我住在一起。这次一定能峰回路转。

    我被分配到东京佐藤义浩先生的团队,那是第三创意指导局的明星团队。除了为首的义浩先生,还有篠原先生和东畑先生。我在大阪时就知道他们,都是些佳作辈出的人才。虽然我的实力与那个团队并不匹配,但还是被当作“大阪来客”分配到了那里。前辈们的背影甚是高大,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不过,这是个机会。我决定暂时将自己对广告的疑问封存起来。不管目的何在,我都要做出优秀的作品。我要专注于此。

    从名古屋调到大阪、在大阪干得热火朝天的中尾送我出大阪时,曾对我说:“听好了,日下君。不良少年转学和创意人调职,一开始的表现最为关键。一开始就要竭尽全力。”第一记重拳挥到哪里?这关系到我今后几年的命运。我最先接到的一项任务是狮王的广播广告。对方要求能做出够得上获奖资格的作品。真是求之不得。我倾尽全力、没日没夜地持续做企划,终于做了一份名为“世界不洁遗产”的广告。我一边想着广告词一边笑个不停,周围人对它的评价也很不错。

    有一次,我正懒洋洋地坐在位子上工作,义浩先生跟我说:“日下,恭喜喽。”我不解地回答道:“嗯,怎么回事?”“你还不知道吗?那算了。”义浩先生没有具体说明缘由。没多久,就有陌生号码打进来,对方是位有名的创意人。“哟,是日下吗?你啊,入选TCC最佳新人奖了哦,恭喜恭喜。”什么什么,我简直无法相信。既然消息出自TCC 评审员之口,那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了。义浩先生说的是这件事吗?我问:“您刚才说的恭喜是指最高新人奖吗?”“嗯,是啊。”两个不同渠道来的同一消息,应该可以肯定了。一阵惊喜涌上心头。

    TCC 是东京文案俱乐部(Tokyo Copywriters Club)的缩写。TCC 新人奖是所有文案人努力争取的奖项。获得这个奖项才表示终于获得认可,变成独当一面的文案撰稿人了。这个奖项类似撰稿人的执照。工作第7 年终于得奖,而且还是最高新人奖,就像在文案撰稿人的东方M-1 漫才大赛a 中胜出一样。我幸福至极,甚至可以拿获奖当菜,连吃3 天白米饭。

    虽然得了奖,但工作还是一成不变。我已经习惯了得奖也毫无变化的生活。我认为自己得奖是歪打正着,恰好遇上自己特别擅长的球路,双眼一闭,全力挥棒,结果就击出了全垒打。但球路只要稍有不同,就会全部打空。我还不具备与最高新人奖相匹配的撰稿人实力,必须精练技术。可新人奖成了我的精神稳定剂,因为得奖,人就能放松。一直以来,我太希望得奖,希望别人能认可我是个有趣的人,希望自己能认可自己是个有趣的人,所以总是急于求成,对待工作全力以赴,反而用力过猛,不能把过来的球顺利地打回去。我为了勉强把作品变得有趣,逆流而上。但获奖让我感觉轻松,可以自然而然地顺势而为了。

    得奖还因为遇上了好前辈。首先是上司义浩先生。义浩先生总是和蔼可亲,但看企划案时会突然变得严肃。“嗯……”既不说好也不说坏的时候,就是企划做得不佳。他只会在他觉得好的时候说:“哟,做得不错。”虽然他非常严格,但获得他的称赞时特别开心。义浩先生曾说:“怎么能自己掐住自己的脖子。广告可以更轻松地去思考嘛。”这话可以给我僵化的头脑松绑。

    坐我隔壁和对面的篠原先生和东畑先生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他们两人都极其优秀,时常创作有趣的作品。跟着前辈工作,定能有好的发展,所以我拜托他们:“让我也加入吧。”可总是遭到拒绝。他们拒绝我最大的理由可能是,我是个不老老实实听前辈意见的麻烦后辈。直到现在才明白,前辈们也是在一线奋斗,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后辈。他们也是为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拼命挣扎。我从他们的背影中读到“现在不是倚靠前辈的时候,自己想办法去做”。那些人在工作上如此努力,而我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即便到了现在,他们两人依然是我的目标之一。篠原和东畑两位前辈现在也是广告界中颇具代表性的广告策划人。

    还有一位是大我5 岁的并河前辈。他这个人比较特别,总喜欢把“爱”挂在嘴边。什么对客户的爱啦,对商品的爱啦,对社会的爱啦,对世界的爱啦,对工作人员的爱啦,对自己的爱啦,他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爱。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他有点恶心,后来发现他说爱是认真的。他的博爱超乎常人,甚至我也被他所爱。

    在一次向某企业的提案中,并河前辈不做企划书,只带了一本素描本。素描本的第一页写了个大大的“爱”字,他静静地喃喃自语:“爱。”翻页。下一页上写着“爆发”,他大声喊:“爆发。”翻页,什么也没写。再翻一页,还是什么也没写。直到最后一页都是空白。或许那是爆发后的余韵吧。面对地下艺术朗诵诗般的提案,客户没有厌弃,一直微笑着倾听。在这样的提案之后,必须由我对广告提案进行说明,真是有点难办呐。

    并河前辈现在是公益项目的顶尖人物,每天都在策划运用广告的力量让世界和社会变得美好。他的博爱已经拓展到爱全人类了。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只要有爱,用广告做什么都可以。他给我的送别礼物中有一本当天提案的白纸素描本,至今我都舍不得扔。

    融入了东京的生活,工作也很顺利,但被我封存的对广告的疑问却涌上心头。我的疑问是:“广告有趣吗?”正是因为身处广告的中心地带,才能更冷静地看待广告。获得TCC 最高新人奖的确令人开心,不过谁也不知道这个奖项。除了广告界内部人士以外,无人知晓。我就像是井底之蛙,知道了大海的存在:广告业的奖项太多,所以得了奖,就容易误以为自己是个优秀的创意人了,但其实,普通人对于业内的广告奖项一无所知。如果只是创作一些在广告业内受追捧的作品,并没有什么意义。创作广告时,往往会过于依赖经费和艺人,而且一般是团队合力创作一支广告。如果广告创意人不依靠任何东西,仅凭个人的力量能做出优秀的作品吗?站在所有条件相同的舞台上竞争时,广告创意人可以奋战到什么程度?能胜过电视、电影、艺术、文学等其他领域的创意人吗?倘若广告制作人跳出业界,被迫与周围人在同一平台上比拼表现,那么即便是广告界的业内名人或许也会落败吧。如果自己不去追求有趣的表现,头脑就会越来越腐朽。我被这种危机感鞭策着。

    我想不受任何人的干涉,靠自己的双手来创作,做出能让自己认同的作品。我开始写博客,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摄影也是一样,我觉得只在旅行的时候拍照不好,于是为了养成每天拍照的习惯,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拍摄。两者合而为一,开始了摄影博客。起初,用的是“Photoday”这样无所谓的标题,因为比起让别人看,我更注重磨炼自己的技术。就这样,我每天为在意的风景照片配文。拍着拍着,发现自己都是在拍睡在公园和电车里的人、醉鬼、怪异人物之类的,于是就把标题改为“一窥囧镜”后,继续撰写。最高新人奖的效果,加上笔耕不辍提升了我的撰文能力和文章表现力,使我在工作上逐渐有了稳定的成果。一些有趣的工作开始慢慢找上我,我也从中一点点地做出好的作品来。公司里的知名前辈来找我,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团队。那些如雷贯耳的TCC 传奇广告人也记住了我的名字,给了我一些令人艳羡的工作机会。工作的感觉颇佳,迎来了广告业的顺风。我正站在通往明星创意人的入口。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开启旅程                  001

第二章 踏入社会                  041

第三章 生命停滞                  061

第四章 人生逆袭                  109

第五章 成为“傻瓜”                197

附录 “傻瓜”构建的街区和广告           225

海报展作品集                    247

后记                        31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