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遗产保护新理念
0.00     定价 ¥ 69.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2718170
  • 作      者:
    作者:户晓辉|责编:郭晓鸿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通过深入阐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三大纲领性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新理念及其与中国实践民俗学的内在关联和价值同构,本书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前提和根本旨归在于以现代价值观为公识来重估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切文化实践与制度实践的底线伦理。遗产保护新理念,一指遗产保护的新理念,二指遗产保护着新理念,即遗产保护的间接对象和终极目的是新理念。所谓新理念,就是以维护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为主旨的现代文明理念。
展开
目录
引言 遗产时代
第一章 在世界遗产背后
第一节 人类共同遗产与突出的普遍价值
第二节 《操作指南》的核心概念及其修订
第三节 从正统遗产到非正统遗产
第四节 以人权为中心的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北京中轴线的价值重构与功能转变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在何处
第一节 《非遗公约》新术语概观
第二节 保护的终极目的是非遗还是文化权利
第三节 《非遗公约》的新框架、新伦理、新思维和新举措
第四节 非遗保护的新伦理:以“人”为本
第三章 文化多样性与人权孰轻孰重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为何重要
第二节 文化多样性不等于文化相对主义
第三节 全球新文化或新文明:作为生活方式的人权文化
第四章 民问文艺表达的私法保护问题
第一节 新领域与新权利
第二节 立法保护的外在反对意见
第三节 立法保护的限定条件
第四节 集体文化权是集体人权吗
第五节 特别知识产权的特别之处
第六节 立法前景展望
第五章 遗产时代的中国民俗学
第一节 非遗保护:民俗学的实践理性
第二节 返回民俗学的实践理性起点
第三节 实践民俗学也是“公共”民俗学
第四节 陕北年俗文化的现代价值内涵
第六章 民俗博物馆实践愿景
第一节 从旧博物馆学到新博物馆学
第二节 审美启蒙的公共领域
第三节 对话式民俗博物馆
结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定度玉门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