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
杨孚—南裔异物赞·榕
吴隐之—酌贪泉诗
谢灵运—临终诗
江总—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
唐
杜审言—南海乱石山作
宋之问—登粤王台
张说—广州江中作
张九龄—使至广州
张九龄—送广州周判官
张九龄—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其六)
贾至—送夏侯参军赴广州
王建—江馆对雨
刘言史—越井台望
刘言史—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黄滔—广州试越台怀古
许浑—登尉佗楼
许浑—朝台送客有怀
李群玉—石门戍
李群玉—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
陈陶—南海石门戍怀古
高骈—南海神祠
胡曾—番禺
曹松—南海旅次
宋
余靖—和董职方见示初到番禺诗
余靖—寄题田待制广州西园
余靖—寄题宋职方翠楼
苏轼—广州蒲涧寺
苏轼—浴日亭
苏轼—发广州
陈与义—登海山楼
陈与义—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杨万里—三月晦日游越王台(其一)
杨万里—四月八日尝新荔枝
杨万里—蛋户
杨万里—南海东庙浴日亭
曾丰一广州(其二)
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戴复古—广东漕李实夫(其三)
戴复古—彭绣使平叛卒后除经略小诗陈利害(其一)
方信孺—净慧寺千佛塔
林衢—题广州光孝寺
刘克庄—扶胥(其一)
刘克庄—即事(选二)
葛长庚—题南海祠(其三)
李昴英—景泰寺
李昴英—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李昴英—蒲涧滴水岩观瀑
李春叟—登粤秀山
张镇孙—水帘洞
文天祥—过零丁洋
文天祥—越王台
文天祥—出广州第一宿
明
徐贲—广州杂咏和刘主事子高(其一)
徐贲—登广州城楼
汪广洋—岭南杂录(其四)
孙黄—广州歌
孙黄—自云山
孙黄—寄王彦举
赵介—听雨
陈献章—浴日亭次东坡韵
祝允明—广州别表弟赵二(其一)
湛若水—题席光亭
王守仁—题甘泉居
黄衰—归次石门望白云山
黄佐—粤台怀古四首分韵得幽字(其一)
王渐逵—登白云第一峰
黎民表—粤台山怀古(其二)
欧大任—镇海楼同惟敬作
梁有誉—越江曲(其一)
汤显祖—广城二首(其一)
陈子壮—欲将
陈邦彦—狱中步文丞相韵
邝露—人日登粤王台
王邦畿—扶胥观日出歌
清
屈大均—广州竹枝词(其四)
屈大均—白鹅潭眺望(其二)
屈大均—荔枝(其二)
屈大均—珠江春泛作
屈大均—渔者歌(选二)
陈恭尹—九日登镇海楼
陈恭尹—广州客舍夜雪歌
陈恭尹—木棉花歌
陈恭尹—春日王也夔招游蒲涧即事作
陈恭尹—刘仰山招同吴玉涛梁药亭家宕侯雨中泛舟半塘迟沈虹石不至同用八庚(其二)
陈恭尹—铙歌(选三)
梁佩兰—粤曲
粱佩兰—养马行
粱佩兰—秋夜宿陈元孝独漉堂读其先大司马遗集感赋(其四)
沈用济—海幢寺观大水西下
沈用济—花田
朱彝尊—夜泊珠江
朱彝尊—侍香金童·茉莉
王士禛—歌舞冈
王士禛—登六榕寺浮图
潘耒—羊城杂咏(选二)
查慎行—珠江棹歌词(选二)
惠士奇—广州十二月书怀
何梦瑶—珠江竹枝词
杭世骏—九龙泉
张锦芳—宿大通寺
张锦芳—偕虚舟过光孝寺自公房
宋湘—木棉花(其二)
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
谭敬昭—珠江竹枝词(选二)
沈元沧—登镇海楼
钱大昕—初到药洲用石上宋人诗韵(选二)
张维屏—九日粤秀山登高
冯询—珠江消夏竹枝词
黄遵宪—到广州
康有为—登越秀山顶五层楼
丘逢甲—镇海楼(其一)
附录
参考底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