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恐龙帝国(王者无敌的纪实报道)/3D探索大百科
0.00     定价 ¥ 18.8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7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1463617
  • 作      者:
    (匈牙利)格拉夫-阿特出版公司|译者:邢立达//李艾
  • 出 版 社 :
    晨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欧洲业界专家执笔编写,精英制作团队专业打造,国内古生物学研究专家邢立达参与翻译、审订
  ★视角独特  新奇的主题,有趣的知识,满足孩子的猎奇探索大胃口
  ★视图震撼  丝毫毕现的写实大场景绘图,生动呈现妙趣无穷的世界
  ★超值附赠  每本书附赠一副红蓝3D眼镜,即刻实现学玩互动
  ★酷感阅读  极具身临其境感的3D立体视觉图,为孩子带来酷的阅读体验
  ★概览细观  点面结合的知识框架,再配合丰富的恐龙展示图,将庞大而复杂的恐龙帝国精彩呈现在读者面前

展开
作者简介

  匈牙利格拉夫-阿特(Graph-Art)出版公司成立于1992年,前身是专业的艺术设计工作室,以绘制儿童图书插图为专长。目前,公司已发展为享誉匈牙利,集图书与杂志编写、编辑、出版和发行于一身的专业童书出版机构,旗下拥有7本儿童月刊,出版的图书类别包括教育科普、文学故事、手工活动和艺术绘画,仅匈牙利国内的月销售就高达数万册,目前已在全球14个国家出版。公司于2010年开始出版3D立体图书,获得巨大成功。这套3D立体图书的文稿也是其邀请匈牙利业界内的专家或学者执笔撰写的。

展开
内容介绍

  《3D探索大百科·新奇视野:恐龙帝国》的主角是恐龙,它们在史前时代创造了一段堪比人类的辉煌。它们之中有的高大健壮如山,有的小巧迅猛如梭,有的凶悍嗜血,有的温和食草,总之与今天地球上的动物截然不同。这些形形色色的成员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恐龙帝国,而这个帝国存在了1.6亿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有新的恐龙问世、老的恐龙消逝,而各种恐龙都会为了生存而彼此竞争。这些展示生命演化的故事也只有借助恐龙这个族群,才得以述说得如此韵味无穷。而且,恐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旷世生命力!

展开
精彩书摘

  恐龙的演化
  爬行动物的繁荣
  最早的爬行动物由两栖动物演化而来,它们在泥盆纪末期出现,但直到二叠纪时期气候变得温暖干燥之后,才真正地繁荣兴盛起来。爬行动物之所以能够成功繁衍,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生育习性的改进——不再像两栖动物那样在水中产卵,而是改在陆地上。这种繁衍的新方式使爬行动物进化成真正的陆生动物。它们经受住了二叠纪末期大灭绝的考验,在大约2.4 亿年前演化成为恐龙、鳄鱼和翼龙的共同祖先——早期主龙类。
  共同的祖先
  早期主龙类的颅骨上,在眼眶后方﹑鼻孔前方有两个孔洞,叫颞颥孔,这是双孔类动物的特征之一。此外,主龙类的齿槽中长有一口牙齿。大部分早期主龙类的身长超过4~6 米,它们是以鱼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最初,它们利用尾巴和远比前肢强壮的后肢在水中快速游动,来追赶猎物。后来,一些演化更完善的种类爬出水域,完全适应了陆地生活。它们靠修长的后腿站立,可以跑得飞快,而短小的前肢抬离地面,尾巴则用来保持平衡。这些两足行走的爬行动物在三叠纪进化成了恐龙。
  爬行动物的特征
  爬行动物的皮肤很粗糙,能够防水。它们用肺呼吸,多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蛋壳中的胚胎由一层薄膜保护着,所需的营养由卵黄提供,以便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发育生长。这些特征表明,爬行动物是最早征服陆地的四足动物,它们可以远离大海与溪流,移居到山脉等较为干燥的地区。恐龙也具备这些特征,但它们的四肢
  构造和体温(有些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与它们的爬行动物远亲并不相同。
  最早的恐龙
  目前已知最早的恐龙化石发现于阿根廷西北部,距今约2.25 亿至2.3 亿年。因此,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南美洲是恐龙的发源地。这些最早的恐龙身长大约1~2 米,双足站立,属于肉食性的兽脚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始盗龙。与始盗龙十分相似的南十字龙也是其中之一,发现于巴西。植食性恐龙则出现得较晚。远古时期,所有的陆地全部连接在一起,是一块超级古大陆,被称为泛古陆,恐龙们都生活在那块大陆上。后来,泛古陆缓缓裂开,大陆板块漂移,恐龙也随之分散到新的大陆上。它们之所以能迅速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并成功繁衍生息,主要归因于它们长在身体下方的四肢,这种特殊的形体结构令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走方式更趋完美,使它们能够在适应环境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肢的位置
  与其他爬行动物不同的是,恐龙的四肢并不长在身体两侧,而是长在身体下方,这样可以支撑身体的重量。这种形体结构的变化说明,它们不再像爬行动物一样在地面上匍匐爬行,而是挪步行走,甚至可以双足直立行进,从而更快速、更合理地利用自身的力量。此外,这种特殊的形体结构使某些恐龙得以演化出更加庞大的身躯,柱子一样粗壮的四肢可承重达40 吨!站立行走的体态和灵活的身姿,也使某些恐龙最终演化为温血动物。
  三叠纪生灵
  恐龙的出现
  在距今约2.5 亿年的三叠纪早期,泛古陆炎热又干燥,大部分内陆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只有海边、湖边和河边生长着木贼、苏铁、针叶树和蕨类植物。最早的爬行动物是海生的,生活在大海里,以鱼类、软体动物和珊瑚虫为食;而陆生爬行动物在植物间穿行,以两栖动物和昆虫为食。渐渐地,随着生物的演化,爬行动物的进化由此出现分支,形成了以鳄鱼、龟和蜥蜴为代表的物种类别。随后,不同寻常、两足行走的肉食者——恐龙出现了。它们的出场并没有一鸣惊人,但是在此后它们却统治地球长达上亿年之久。
  水生生物
  二叠纪晚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绝事件,致使海洋生物经历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尤其是菊石类和真牡蛎,占据了统治地位,它们和鱼类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庞大的珊瑚礁间。形如海豚的鱼龙和其他早期水生爬行动物同时出现,它们就像现在的鲸一样畅游在海洋中。幻龙则生活在海岸线一带,到干燥的陆地上生蛋。最早的原始龟类——半甲齿龟出现在三叠纪。
  爬行动物的天下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主宰着整个陆生脊椎动物世界。这是因为它们能在被水域隔开的陆地间自由穿行,同族成员的身影遍布北方大陆(劳亚古陆)和南方大陆(冈瓦纳古陆)。与此同时,最早的似哺乳类爬行动物也开始出现,包括形似河马的水龙兽和跟狗差不多大小的犬颌兽。到三叠纪晚期,始带齿兽等卵生哺乳动物也开始出现。另外,水栖爬行动物﹑似哺乳类爬行动物、飞行爬行动物和由早期主龙类爬行动物演化而来的早期恐龙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同时期出现的还有喙头蜥类(形似蜥蜴的肉食动物)和孔耐蜥——一种可以利用皮膜在树木间滑翔的蜥蜴。

  ……

展开
目录

恐龙时代
恐龙的演化
三叠纪生灵
侏罗纪生灵
白垩纪生灵
恐龙的解剖结构
恐龙的运动
植食性恐龙
肉食性恐龙
为生存而战
繁殖后代
集群生活
多样化


恐龙的种类
兽脚类恐龙
蜥脚类恐龙
剑龙类恐龙
鸟脚类恐龙
肿头龙类和甲龙类恐龙
角龙类恐龙


现实与传说
恐龙的没落
神秘传说
恐龙的世界纪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