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索菲·冯·拉罗什的伦敦游记(1786年)
0.00     定价 ¥ 29.8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7225138
  • 作      者:
    作者:(德)索菲·冯·拉罗什|责编:黄金涛|译者:赵涵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涵,男,1987年1月生,武汉市人,英国华威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英国社会史学会(So History Society)和北美英国研究会(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British Studies)会员,主要从事近代早期英国史、英国社会史和情感史研究,已在Cultural and So History, World History Studies, 《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读书》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革命危机下的英国社会情绪研究,1789-1815年》。
展开
内容介绍
  《索菲·冯·拉罗什的伦敦游记,1786年》这本游记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它不仅呈现出一个更加真实、鲜活和丰满的拉罗什,而且为我们管窥18世纪末英国和伦敦的社会文化的风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18世纪末的英国是什么样子?翻开一本英国史,我们会读到人口增长、工业革命、贸易繁荣、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启蒙运动方兴未艾、浪漫思潮暗流涌动、激进主义和改革运动声势渐强、法国革命阴云笼罩、王权、贵族和国教的稳固依旧。但这本游记帮助我们透过这些宏大叙事,深入历史的肌理,跟随一位德国女性作家的脚步,来到英国的街头、商店、剧院、家庭、宫殿、庄园和花园,目睹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感知他们的内心情感,比较英国与欧陆国家的异同,进而最终理解、深化或纠正我们对历史的既有认识。
展开
精彩书摘
  《索菲·冯·拉罗什的伦敦游记,1786年》:
  8月29日
  现在先去海勒富茨勒伊斯,到那之后便立即启程前往英格兰。不管怎样,我们对大不列颠的憧憬要远超荷兰。
  8月30日
  我把写给你父亲的信交给瓦赫特尔(Wachter)先生后,我们昨天两点搭乘一艘舒适的渡船,离开了令人愉悦的鹿特丹。冈为这里常年刮风,宽阔的河道上形成了一些岛屿,这迫使我们二三渡马斯河。岛屿的名字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叫葡萄牙,另一个叫卡拉布里亚,第三个被称为老巴达维亚。河上的船载满了大篷车、货车和去赶集的人。
  这些岛上的土壤十分肥沃。牧草、小麦、燕麦和亚麻葱郁茂盛,树木参天挺拔。差不多每英亩土地的周围都挖有沟渠.和汉堡附近沼泽地上的那种类似。岛上的道路与运河相连,农田的范围依据运河划分,但农舍和房屋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有人来到一处地势较高、种满成排白蜡树的河堤上,热情地指引我们渡过最后一趟河.
  目光穿过右边的树林,我们看见一些大船正全速驶向鹿特丹。由于它们的航线正好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不得不等待它们中的五艘先行通过。这些宏伟优美的机械,既是人类的发明.又是他们胆识和勤勉的果实,欣赏这些大船的乐趣,足以补偿这趟延误。疾风扬起巨帆,有力地推动大船前进,以至于它们就像从我们身旁飞过一样。河堤官员告诉我们,我们无法利用这阵风前往英格兰。黑夜迅速降临,从海勒富茨勒伊斯城堡看去,除了桥什么都看不清。我们在城门巧遇一位正直友善的官员,他来自法兰克福旁的韦特海姆(Wertheim)。他非常高兴能为自己的同胞提供帮助。他为我们安排了一位德国向导,若没有这位向导,我们注定会在泥泞的河堤出口折返数次,因为从城堡城墙和外垒之间的桥出发,沿着海湾去往郊区诺曼夫人家的路途十分遥远。诺曼夫人是一位英国女主人,用谚语“衣冠不整往往比衣服本身更糟糕”来形容她再贴切不过了。因为这里没有英国人和荷兰人所认可的那种干净,这让我们很吃惊,我们已经习惯了荷兰,对英国充满向往。
  我们十点到达,在这之前兴奋得无法就寝,直到吃完晚餐方才躺下。由于我们对这里已经非常熟悉,因此我们打算在借宿的这几天练习英语口语。
  8月31日
  我们一行22人,都盼着良风早日到来。循道宗领袖卫斯理在81岁时和两位助手前往美国看望他的信众,并在返程时拜访了荷兰所有的教派。这位受人敬重:聪明睿智的老人在他83岁高龄时依旧口齿清晰、身体健康。大约20位看上去颇有魅力的年轻信徒,一言不发地在卫斯理的房间里陪伴着他。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名叫韦伯的英国船长和他的妻嫂;有从法国、弗兰德斯和斯帕游历归来的莱克小姐和她的姊妹;有一位在格林将军麾下服役的美国船长;有来自福克兰群岛的英国人:有海牙的莫林先生和他迷人的女儿;有日内瓦的法语老师;有曾在巴塔哥尼亚生活的英国人;还有一位来鹿特丹游览集市的年轻富有的萨福克农民。用餐铃响后,我们集合就坐,循道宗信徒们立刻开始祈祷,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严格规范的信仰方式。然而那位法语老师没有立刻意识到祷告已开始,依然在窗边与人交谈。卫斯理立刻用最严厉的方式斥责他,指控其毫无虔诚正直之心。可怜的法语老师尴尬至极,年迈的卫斯理发现自己难以继续讲道,我们剩下的人则认为应该享受晚餐的乐趣了。
  也许我的女儿们还不知道,循道宗信徒这一名称,是卫斯理和怀特腓德在牛津大学生活时,由该校一群充满朝气的本科生所起。正如他们的个性一样,循道宗信徒是一群严格遵守大学校规的人。卫斯理和怀特腓德在结束神学学习后,便离开学校,先后在英格兰和美洲地区宣传自己的教义。他们否定除圣经外的一切书籍,通过随意抓取或精心选择圣经中的文字并以此为主题,在会堂、集市或大街上布道。他们的教义包括:(1)严格遵守圣经的规范和戒律;(2)直截了当并当面谴责信徒的过错;(3)永远不穿戴宝石、金银或丝绸;(4)永不误解或破坏他们订立的契约。他们的追随者众多,绝大多数都表现出一种夸张的虔诚。所有英国人都十分尊敬卫斯理和他的信徒。卫斯理告诉我,他估计自己的会众已超7万人。
  我们的午餐包括一碗汤、一些个头不错的鱼、大份英国烤肉、蔬菜黄油咸汤、甜点、水果以及质量上乘的大块奶酪,这些菜肴放置在一个雕刻精美、安装有四个铜制车轮的桃花心木手推车中,推车往来于客人之间,方便他们取食。但过了一会儿,侍者让我们留意加农炮的炮声。他说,鸣炮是为了庆祝杰森号护卫舰返回,它自五月份起一直在地中海巡航。我们转身远眺,杰森号正扬起所有的帆高速行驶,有一瞬间我们看见站在绳梯和甲板上的水手,还有港口里兴奋热闹的人群。
  ……
展开
目录
8月29日
前往海勒富茨勒伊斯
8月30日
离开鹿特丹;三渡马斯河;夜访诺曼夫人家
8月31日
对旅伴和循道宗的介绍;目睹护卫舰倾覆
9月1日
和旅伴共用早餐;一份有趣的书单;伊普斯维奇报纸上的趣文;午餐时的有趣细节;参观“汉诺威奶酪场”:和旅伴谈天;对邮船和客舱的描述
9月2日
和旅伴参加舞会;起航前往英国
9月4日哈维齐
回忆航行途中的艰辛与趣事;卫斯理在船上布道:目睹英国海岸线;“贺加斯式的”英国海关官员;踏上英国的土地,和旅伴依依惜别;对哈维齐和英国的第一印象租车前往伦敦
9月5日
去往伦敦路上的见闻与感想;初见伦敦,赞叹不已;穿过干草市场,入住日耳曼旅馆
9月6日
对萨福克街、旅馆、行人、女佣和女性服饰的观察:抒发对伦敦和英国的喜爱与期待
9月7日
参观赫特和哈斯的科学仪器工厂;介绍史蒂芬森四姐妹开办的女子学校;去干草市场剧院看戏;剧院里的滑稽一幕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