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游戏剧场交往--1980年以来的叙事设计
0.00     定价 ¥ 68.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29178239
  • 作      者:
    作者:阳代娟|责编:杨帆//吴芝宇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阳代娟,1980年3月生于四川德阳;200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本文以1980年代以来的叙事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叙事设计的语境与文脉,将设计的历史概括为叙事、反叙事与再叙事。讨论了设计在经历了传统时期的叙事以及现代主义设计对叙事的拒斥以后,设计又开始向叙事回归的历程。第二,揭示了叙事设计的理论背景。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的发展为设计的叙事选择奠定了基础,设计运用叙事学的方法,让设计具有了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并呈现出一种交互式的叙事视角,恢复了设计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恢复了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并激活了身体的知觉与体验。第三,在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文本游戏”、“剧场事件”、主体交往这三个角度研究了1980年代以来叙事设计呈现出来的特征。在作为“文本游戏”的叙事设计中,分析了设计是一个叙事的文本,主要通过符号的隐喻以及讲故事的方式达到叙事的目的。文本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系统,它颠覆了以设计师为中心的叙事传统;在作为“剧场事件”的叙事设计中,事件是人在特定场域中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并且离不开人的身体。将事件的概念引入设计,打破了功能主义的局限,设计变得更加多元;在作为主体交往的叙事中,揭示了叙事设计不再是建立在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之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的关系。其强调对人的经验的再现,以及使用者对设计意义的建构。最后,论文进一步梳理了当代西方叙事学视野下,基于本土文化背景下中国叙事设计的发展现状。虽然叙事设计在中国出现得相对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但是随着叙事学理论研究在中国的不断深入,叙事设计也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中国的设计师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去重新思考设计与传统、设计与自然以及设计与大众之间的关系。
展开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叙事·反叙事·再叙事:设计叙事的语境与文脉
第一节 传统设计中的叙事
第二节 现代设计中的反叙事
第三节 后现代设计中的再叙事
小结
第二章 后经典叙事学理论思潮下设计的叙事选择
第一节 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节 为什么要叙事
第三节 如何叙事
小结
第三章 作为“文本游戏”的叙事设计
第一节 文本的“游戏性”
第二节 作为符号的设计
第三节 讲故事的设计
小结
第四章 作为“剧场事件”的叙事设计
第一节 事件的“剧场性”
第二节 从功能到事件
第三节 从结果到“过程”
小结
第五章 作为主体交往的叙事设计
第一节 设计是对经验的再现
第二节 设计从“作者走向读者”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本土文化的中国叙事设计
第一节 张永和:建筑是空间中的“文本”
第二节 刘家琨:建筑是叙事的“小说”
第三节 王澍:建筑的自然叙事与记忆叙事
小结
结语
附录(设计师人名中英对照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