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变革的强音——民国初期的岭南美术理论发展格局
第一节 舶来与输出:外销艺术及其研究发轫
第二节 宣言:美术社团的芜杂宗旨
第三节 学术巨擘“康梁”的美术观
第四节 革命的余温:“岭南三杰”的国画变革论
第五节 方黄之争:中国画新与旧的论争隐情
第二章 现实主题的激昂——抗战前后的岭南美术理论激荡
第一节 抗战时期广东国民教育与文艺政策
第二节 岭南新兴木刻运动的版画理论建树
第三节 使命的先声:宣传漫画的理论荟萃及其与时俱进
第四节 画学的再传践履:新国画理论的代际传承
第三章 新世界的抒怀——新中国三十年的岭南美术理论铺陈
第一节 广东现象: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主导
第二节 改造:国画意蕴的时代阐释
第三节 岭东“潮人”画家群落的理论坚守
第四节 油画“广东现象”的理论回溯
第四章 理想的冲突——改革开放时代的岭南美术理论跃迁
第一节 开放前沿的美术理论探索萌动
第二节 对传统画学的文化精神探索
第三节 对西方画学的渴仰:《西方美术史话》的发行奇迹
第四节 贡布里希引入与美术话语范式
第五节 珠海会议:新时代美术批评的奠基
第六节 “当代主义说”与南方艺术家沙龙的艺术实验总结
第五章 现代性的热切表述——切入当代的岭南美术理论喧热
第一节 首届广州双年展在批评中上位
第二节 聚力:《广东美术家》创刊和《画廊》改版
第三节 美术馆的学术使命:广东美术馆的“馆长经”
第四节 都市的迷思:消费文化的即时反思
第五节 以实验的名义:水墨的研讨和文献整理
第六节 方法论的意义:美术史论的卓越建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