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电影先锋之魂的艺术表达
视觉艺术不可错过的灵感之书
本书展示了先锋电影在诞生之初的一个世纪里,近乎荡气回肠的概念图卷。
在先锋影人的字里行间,重温电影语言作为艺术的纯真和锋锐,重读电影作为艺术语言的广博与深刻。这里有英雄般的惺惺相惜,有观点相异的论辩争鸣,是近一个世纪先锋影人们跨越时空的“华山论剑”。
在美学上,这些影人所描绘的实验性艺术世界依然不断启发今日的视觉表达;在如今全面发展的电影版图前,先锋影人对好莱坞等工业电影、商业电影的反思依旧引人深思。
从这本书,回归电影作为艺术的纯粹与永恒。
正如《一个男人的两次生命》导演马科普洛斯在书中所言:因为电影是关于人的;因此,电影是生命本身的永恒。
本书是20世纪先锋影人电影理论与批判文献精选集,收录了包括曼·雷、让·爱泼斯坦、居伊·德波、饭村隆彦等近40位影人44篇论述先锋电影的经典文章,包括演讲稿、采访、论文、座谈等。并特别收录纳森纳尔·朵尔斯基《虔诚的电影》这本小书的全译本。这些文章展现了先锋影人在探索电影与视觉、文学、音乐、政治、空间、文字(字幕)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和争鸣。
从思考镜头语言的审美哲思,到回应好莱坞、工业电影对先锋与实验电影的冲击;从骋辩诗意的抽象与再现,到深研镜头的存在与节制,全面呈现电影思考跟随时代的更迭与发展,勾勒出20世纪先锋电影作为视觉语言的全景图卷。
最糟糕的电影虽有十到十五分钟的绝妙段落,却冗长得令人昏睡。而最好的电影则只有这珍贵的十到十五分钟。
无法估计,有多少意识到想象力的纯粹价值的“先锋”电影才华,已经迷失在商机中,让它们的原创性遭到浪费。确实,有些才能已经迷失了,而对于拥有这些才能的人来说,实验电影中那些最初的努力,现在看来,一定是足以进入梦想世界的真正旅行。
“如果人的灵魂都腐化了,那电影还有什么用?”梅卡斯说道,“这不是关于电影在艺术上好或坏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于理解生命的问题。”
没有人声称对“先锋电影”这个词感到满意,尤其是所有的先锋电影人。如果问一个先锋电影人,这是不是他或她拍的那种电影,其结果就是只能看着谈话趋于终结。尽管如此,它还是比“实验(的)”(听起来太试探性了:“我不看,我发现。”——毕加索)好,与“非叙述性的”或“非商业性的”比起来不那么消极,也不像“独立的”(独立于什么?)那么模糊。当我们说先锋时,我们似乎在谈论的是那些忽视、扰乱或重塑传统电影语言的电影。先锋有超前于时代的意味——我不确定是这样,但确实有相当数量的先锋性的技术创新及其电影人已经进入主流电影领域——先锋同样具有作为贫民区的内涵。有一种神话与后者相吻合,它早该被揭穿了。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