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歌剧宣叙调发展现状
目前歌剧学习潮流中,就国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初学者,还是倾向于学习歌剧中的咏叹调,因为咏叹调华丽,旋律优美,相比起来,宣叙调往往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很多人都觉得它是歌剧中的“鸡肋”。学生们不停地学习咏叹调,好像只有华丽的高音,精湛的高音弦技,才能充分显示和发挥其演唱的功力。宣叙调其实已经被极大地忽略掉了。但是,实际上,宣叙调在歌剧中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重的,我们可以在莫扎特、罗西尼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中看到,他们对宣叙调的创作是相当精致和细腻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大量精致的宣叙调选段,而且常常在整个作品中起推动高潮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宣叙调的演唱学习。
其实宣叙调和咏叹调都是歌剧发展的标志,从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歌剧的发展趋势,从分段式歌剧到连续式歌剧,再到综合式歌剧,其实就是宣叙调和咏叹调贯穿在其中发展的。
(二)民族歌剧宣叙调发展策略
宣叙调的现今状态的确令人担忧,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宣叙调所面临的问题。解决宣叙调目前存在的状态必须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宣叙调目前面临的如此情况,我们必须要依靠新生代作曲家的力量,多创作优秀的歌剧,多创作符合大众审美的、有民族特色的宣叙调,让宣叙调也得到完善,这才是解决宣叙调目前面临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
1.加大民族歌剧推广力度
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要使得国人能够了解到宣叙调,首先还是要大力普及歌剧知识,加大歌剧在我国的宣传力度,因为歌剧始终还是由外国传人中国的,在中国也只有学习音乐以及热爱音乐的人才会知道有宣叙调这样一种曲调,所以,建议在音乐课本中加强对歌剧知识的普及,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宣叙调。
2.加强我国民族歌剧宣叙调编创能力
实际上,在瓦格纳以后,我们把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间隙基本上已经抹掉了,后来它们两者结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咏叹调”,瓦格纳“乐剧”的产生,实际上不仅改变了咏叹调,同时也推动了宣叙调的改革。宣叙调从那个时候开始,也就变得越来越优美、越来越有旋律性了,它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际上,作曲家在写某一部歌剧的时候,关键还是在于作曲家自己的创作功底。我们在这里只是表明,宣叙调在作为歌剧重要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是不能彻底地舍弃的,而是应该根据歌剧的内容、各国的现实情况,以及作曲家本身的创作能力来进行创作的。从18世纪到19世纪,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作曲家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宣叙调选段作品,从那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符合历史潮流的、紧跟时代脚步的作品。
在我国,宣叙调本身也是需要改革的,它应该朝着更适合我们民族歌剧发展的方向继续前进,要具有本国的民族特色,更加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也要符合人民大众的生活,来源于生活,通俗易懂,这样才能唤起人们对于歌剧,对于宣叙调的热爱。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我们完全可以将各个民族的不同的民族小调融合在宣叙调之中,这样不仅有亲和力,也会更有吸引力。
3.加强艺术学科的系统教学
通过对宣叙调的诸多分析来看,宣叙调的必然存在性是不可否定的,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歌剧教学层面上来看,民族歌剧宣叙调的教学发展仍存在短板,有待进一步构建完整的宣叙调教学体系与推动民族歌剧宣叙调的发展。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专业的音乐学院中,关于民族歌剧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单独地带领学生完成一部完整的歌剧的排练及演出,教师也只是能够单独挑出咏叹调来进行排练和演出,这就使得学生对于宣叙调的接触就少了,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演唱整部歌剧完整性方面的能力日趋降低。所以,在歌剧教学这一方面,我们的教学环节还是相对薄弱的,这非常不利于民族歌剧宣叙调的发展。
综上所述,宣叙调是民族歌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歌剧由兴起到成熟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歌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探索宣叙调的基础上才得以创新的。它作为以朗诵音调来歌唱的段落,不论是在发音、节奏还是韵律上都与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