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迈斯纳表演方法
0.00     定价 ¥ 78.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8158662
  • 作      者:
    作者:吴泽涛|责编:李力夫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吴泽涛,教授、导演、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导演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主持、参与国级重大、重点课题若干。曾获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白金奖、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等。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视文艺星光奖评委,国际艾美奖评委等。 

现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特聘教授,重庆大学博士后导师,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影视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表演生理心理学研究;西方表演史研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系统的对迈斯纳表演方法及表演体系等进行了梳理。 迈斯纳方法除了表演还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迈斯纳用一生经历挑选出的最精华的内容,为我们解密了如何去激发一名演员的想象力,和如何让演员的行为真实的具体方法。 虽然迈斯纳只是教学表演课,但学生们却不知不觉地吸收着各方面的知识,他的表演课对学生们以后的导演工作中的每一方面比如:剧作、服装设计、角色挑选、调度、甚至电影制作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缘起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著名的体系中所提出的表演学说,与其说是根据推理,还不如说是根据经验为多。这是他一生的光阴奉献给舞台艺术,多年来做演员和演出者的经验,以及对演员们和观众们所同样认为的“成功”感觉到不满意的结果。虽然有一些著名的演员和剧作家曾规定了几个表演的一般性原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却发现它们从未被整理成一个体系,结果是表演教师们在授课时无所依据,因为那些舞台理论家所强调的“灵感”是无法教授的,也不能期待它恰在一个演员需要的时刻产生。演出者也无法帮助演员去抓住这捉摸不定的“灵感”。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道:

演出者们很聪明地解释了他们所需要的是怎样一种结果,他们只对最后的结果发生兴趣。他们批评着演员并告诉他们不应该这么做,可是没有告诉他们怎样去达到这种需要的结果。演出者能做许多事情,可是无论如何不能样样都做。因为主要的东西是在演员手中,首先要帮助演员和指导教授演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63 年生于莫斯科,1938 年逝世于莫斯科。起初,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一个演出者,在他的第一个业余剧团以及后来的莫斯科艺术剧院工作。当时,他是那种现在还很普遍的“贵族演出者”。他把演员当作模特,把自己想象中所看见的做给演员看,然后要演员来模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

每当我获得正确的情绪而成功时,戏便活了,可是当我没有能超过仅是外表的发明时,戏便死了。我那时的工作优点是在我努力要诚恳与追求真实。我憎恶舞台上的一切虚伪,尤其是戏剧化的虚伪。我开始憎恶那在戏剧中的剧场性,我开始在剧场中寻求纯真的生活,但当然不是普通的生活,而是艺术化了的生活。也许在那时我还不能把这两者分辨清楚,而且我所了解的只是表面。可是即使那外表的写实也帮助我创造了真实而有趣的舞台场面设计,这把我引向了走向真实的道路:真实感能产生情绪,而情绪能激发起创造性的直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说与美国方法派表演 

第三章    迈斯纳生平及表演方法 

第四章    迈斯纳方法的生物心理学成因 

第五章    迈斯纳方法与杰米多夫方法 

第六章    建立方法的基础——真实地做 

第七章    自发性反应 

第八章    敲门练习 

第九章    重复练习的重要性 

第十章    情绪准备 

第十一章    即兴练习 

第十二章    演员更多的准备:沸腾的情绪 

第十三章    有魔力的“假如我就是……”——具体化 

第十四章    如何把台词变成你自己的话——独白 

第十五章    对演员和表演的思考 

第十六章    经典戏剧片断训练:追求“只是真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