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新型研发机构(四链融合的生动实践)
0.00     定价 ¥ 79.8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15634535
  • 作      者:
    作者:米磊//王赫然//赵瑞瑞//陈力|责编:韦毅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在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的支持下形成的理论成果,也是基于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现实发展所形成的实践成果。本书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什么会出现-新型研发机构到底是什么-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如何-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有哪些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如何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为主线,在理论层面,深入分析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阶段历程、诞生的必然原因等,并系统研究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定位与功能等;在实践层面,系统分析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态势,描绘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群体画像,并分析典型新型研发机构的案例;同时,对国外典型创新型研发组织进行案例分析,力求为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在政策层面,介绍关于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评价指标的方法论及工具,并提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政府部门、科技管理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参考,也可供新型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对科技创新发展有浓厚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与时俱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规律演进
1.科研范式中线性模式和应用模式共存
2.科研组织向融合化、开放化演进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作用机理
1.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科技资源
2.推动科研与产业一体化循环
3.促进人才跨界自由流动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现实意义
1.促进“四链”融合发展,打造新型创新组织
2.均衡区域科创资源,推动技术流通扩散
3.强化需求导向科研,提升创新活动效率
4.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核心技术供给
第二章 方兴未艾:新型研发机构在中国应运而生
第一节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兴起与演变
1.创生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
2.探索建设期:21世纪初-2012年
3.蓬勃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诞生的必然原因
1.企业创新有需求
2.科研积累有基础
3.科研机构有动力
4.科研人才有意愿
5.地方政府有支持
第三章 铢分毫析:新型研发机构界定
第一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1.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
2.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
3.新型研发机构的外延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定位与基本功能
1.主要定位
2.基本功能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
1.按照法人类型分类
2.按照功能使命分类
3.按照组建方式分类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萌芽与发展
1.组织萌芽
2.发展历程
第二节 国外典型创新型研发组织案例
1.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2.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3.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
4.英国弹射中心
第三节 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发展分析
1.主要身份类型
2.组织发展特征
3.绩效评价
第四节 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相关启示
1.发展的保障:明确法定身份
2.发展的重点:促进多方协同
3.发展的关键:实现自我造血
4.发展的根本:构建创新生态
5.发展的有效引导:绩效评价
第五章 分毫析厘:国内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国新型研发机构基本情况概览
1.规模数量持续增长
2.区域分布相对集中
3.产业领域分布广泛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人员及研发情况简析
1.人员结构以研发人员为主
2.研发投入和平台条件状况较好
3.科研活动活跃、科研产出丰富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经营发展情况简析
1.经营支撑条件良好
2.经营收入整体稳定
3.盈利能力差异较大
第四节 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化活动简析
1.企业研发服务业务稳步开展
2.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推进
3.创业孵化服务实现有效拓展
第五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新”内涵进一步凸显
1.投入主体多元化
2.管理制度现代化
3.运行机制市场化
4.用人机制灵活化
5.创新生态体系化
第六章 示范引领: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探索先行者: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1.开创新型研发机构“四不像”模式
2.构建层次分明的研究院组织架构
3.形成开放链接和服务产业的内驱力
4.实现自我造血与创新赋能协同
第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1.一院+一公司
2.创新体系+创新生态
3.改革举措
第三节 全球化协同创新组织: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1.推动研发、产业、人才“三位一体”协同
2.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助推器”
3.构建“有核无边”的协同创新体系
第四节 光电子创新微生态组织:陕西光电子先导院
1.“国有搭台,民营唱戏”的协同组织模式
2.公共平台+专项基金+专业服务
3.运行机制高度市场化
第七章 轨物范世: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研究
第一节 国内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政府形成统一的认识和体系化管理
2.有利于新型研发机构精准定位、精进发展
第二节 国内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现状
1.国内各地认定备案情况研究
2.国内各地认定备案指标研究
第三节 国内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的设计建议
1.总体考虑
2.原则遵循
3.主要方案
第八章 圭端臬正: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一节 新型研发机构评价的必要性
1.提升机构发展质量
2.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3.引导社会加大支持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评价现状
1.评价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2.评价工作开展导向
3.评价工作提升方向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评价指标分析
1.评价指标结构
2.评价指标特点
第四节 新型研发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考虑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3.综合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第九章 精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