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闽山昙石皮科流派/当代中医皮科流派临床传承书系
0.00     定价 ¥ 58.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449150
  • 作      者:
    编者:黄宁|责编:薛霈雯|总主编:杨志波
  • 出 版 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闽山昙石皮科流派包括萧氏、台江陈氏、福州陈氏、翁氏和许氏皮科。这本书是闽山昙石中医皮科在临床诊疗皮肤病方面的经验总结。书中内容涵盖了流派概述、学术体系及特色、用药经验、经典方剂、特色技法以及优势病种诊治经验6个部分。书中以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为主线,基于本流派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疗法,整理和挖掘了流派的学术特色和诊疗优势,尤其是在经典方剂和特色技法中,向读者介绍了效果优良的治疗方法,并在优势病种诊治经验部分,针对皮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予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本书可供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师生、医学科研工作者使用与阅读。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流派概述
第一节 流派产生背景
一、明清时期
二、民国时期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二节 流派学术渊源
一、传承自《外科大成》,流派分支各有侧重创新
二、医学、儒学、武学结合,共铸学术之源
三、地域流派交融影响与同源汇聚
第三节 流派传承核心人物
一、创派祖师
二、流派发展者
三、传承过程中的著名医家
第二章 流派学术体系及学术特色
第一节 学术体系
一、皮肤湿毒论
二、发扬东垣“脾胃论”思想,重视顾护脾胃
三、注重皮肤与气血的联系,创新皮病气血辨证
第二节 学术特色
一、止痒七法
二、止痛十法
三、治疡三部
四、闽南鲜草药应用
五、倡导“治未病”,辨证施膳
六、外科炼丹术
七、疮疡内治十法
第三章 流派用药经验
第一节 解表药
桑叶
木贼草
苍耳子
升麻
防风
白芷
柴胡
蝉蜕
第二节 清热药
野菊花
夏枯草
大黄
土茯苓
白鲜皮
蒲公英
山油麻根
黄芩
黄连
苦参
第三节 消肿排脓类
皂角刺
桔梗
第四节 活血化瘀类
益母草
丹参
第五节 虫类药
全蝎
乌梢蛇
僵蚕
蝉蜕
蜈蚣
第六节 解毒杀虫类
蜂房
大蒜
硫黄
第七节 补阳药
补骨脂
第八节 利湿止痒药
地肤子
第九节 安神止痒药
首乌藤
第十节 止血药
侧柏叶
第十一节 拔毒生肌药
砒霜
轻粉
铅丹
第四章 流派经典方剂
第一节 清热解毒系列
仙方活命饮
柴胡清肝汤
内疏黄连汤
六神丸
犀角地黄汤合四紫汤加减
第二节 温阳健脾补肾系列
补肾化斑汤
改良版神应养真丹
六味地黄丸
健脾润肤饮
滋水祛斑汤
第三节 疏肝理气补气系列
托里消毒饮
逍遥丸
第四节 祛风解表系列
枇杷清肺饮合四紫汤加减
止痛如神汤
第五节 利湿化痰系列
龙胆泻肝汤
五神汤
萆渗湿汤
第六节 理血活血凉血系列
消玫汤
萆薢茜紫汤
桃红四物汤
香贝养荣汤
第五章 流派特色技法
第一节 制药技术
一、膏药
二、箍围药类
三、掺药
四、酊剂类
五、醋泡剂
六、熏洗类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火针烙法
二、熏洗疗法
三、葱熨疗法
四、敷贴疗法
五、刺络拔罐疗法
六、梅花针疗法
七、埋线疗法
八、放血疗法
九、刮痧疗法
十、中药倒模面膜疗法
十一、煅石膏粉固定疗法
第六章 流派优势病种诊治经验
第一节 带状疱疹
第二节 荨麻疹
第三节 湿疹
第四节 结节性痒疹
第五节 酒渣鼻
第六节 扁平疣
第七节 疖
第八节 斑秃
第九节 白癜风
第十节 黄褐斑
第十一节 寻常痤疮
第十二节 银屑病
第十三节 过敏性紫癜
第十四节 丹毒
第十五节 臁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