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主义“音乐小说”——《d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8》
第一节 创作起源
第二节 第一位演奏者
第三节 属于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符号”
第二章 《第一钢琴奏鸣曲》的音乐特征
第一节 音乐风格
第二节 结构特征
第三章 《第一钢琴奏鸣曲》音乐文本分析
第一节 第一乐章——“浮士德”
第二节 第二乐章——“格蕾琴”
第三节 第三乐章——“布罗肯山之旅与梅菲斯特”
第四章 《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与乐谱版本研究
第一节 《第一钢琴奏鸣曲》作曲技法的主要风格
第二节 《第一钢琴奏鸣曲》乐谱版本研究
第五章 拉赫玛尼诺夫《b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0p.36》作品简述
第一节 拉赫玛尼诺夫不同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第二节 《b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创作背景
第六章 《第二钢琴奏鸣曲》多维度比较与分析
第一节 两个版本——1913年版与1931年版的比较与分析
(一)结构的改变
(二)删除或缩减
(三)简化
(四)旋律的改变
第二节 不同历史录音版本的比较与分析
(一)1913年版(原始版本)演奏录音
(二)1931年修订版的录音
(三)霍洛维兹的改编版本
第七章 《第二钢琴奏鸣曲》的作品结构与创作特点(以1931年版本为例)
第一节 《第二钢琴奏鸣曲》(1931年版本)曲式结构分析
第二节 《第二钢琴奏鸣曲》中的“钟声”与“宗教圣歌”
第三节 《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技法和特点
(一)大量半音化和声进行
(二)外音性半音和声的运用
(三)音程与和弦的平行进行
第八章 演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节拍的变化
第二节 力度的变化
第三节 乐句中的旋律与分句法
(一)乐句中旋律的级进进行
(二)乐句中旋律的曲折进行
(三)乐句中旋律的复调性因素
(四)对乐句的分析
第四节 关于多声部层次的演奏
第五节 关于歌唱性旋律的演奏
(一)音色的控制
(二)连贯的演奏方式
第六节 关于踏板
(一)和声踏板
(二)左踏板
结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