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论要(精)
0.00     定价 ¥ 68.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0248846
  • 作      者:
    作者:刘晓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在系统梳理与集中归纳秦汉至唐律令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考订典型立法语言的表述形式、含义与用法,特别是对其出现在律令条文中所具有的专门属性作比较详尽的说明,以之强调法制文献的专业性,并且突出立法语言区别于其他文献中常见词汇的专门含义与用法。通过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相关内容的相互参照、相互补充与比较研究,尽量详细地描述律令体系中典型立法语言的表述形式、含义与用法及其发展、演变脉络,渐次呈现律文、律篇、律典背后蕴含的立法意图、法律观念、法治思想及其发展历程,展现中华法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微之处。 针对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的深入、系统研究,旨在从微观视角揭示中国古代法制发展的轨迹与脉络,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提供智识资源。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亦如之”:技术性立法语言的形成与演化
一、渊源与演进
二、表述与分布
三、含义与用法
四、旨趣与价值
五、小结
第二章 “比徒”:立法之量化技术
一、官当比徒
二、诬告比徒
三、枉断比徒
四、量化标准与立法体例
五、小结
第三章 “罪止”:立法层面的刑等累加限制
一、“罪止”的含义
二、律设“罪止”的意图与功能
三、律典中“罪止”的表现形态
四、未出现“罪止”的条文中立法意图的表现方式
五、立法意图及其逻辑
六、小结
第四章 “至死”:立法层面的死刑适用限制
一、“至死”的含义与用法
二、《唐律疏议》中“至死”的分布与特征
三、《唐律疏议》中“至死”限制死刑适用的技术表现
四、小结
第五章 “杀”与“死”:律令体系中的行为与结果
一、律典中的分布及其特征
二、作为立法语言的含义与用法
三、“杀”与“死”重合表现的罪刑关系
四、“死”比附“杀”定罪量刑的逻辑及其渊源
五、小结
第六章 “略卖”“和卖”“和同相卖”与“故买”:立法表达与量刑逻辑
一、“人口买卖”的立法表达
二、等级、身份及其量刑
三、死刑适用及其焦点
四、小结
第七章 “无罪”:立法的评价
一、分布与表意
二、渊源与特征
三、立法意图及其解释力
四、理论旨趣及其限度
五、小结
第八章 “斗殴伤”:文本形态、技术解析及实践回应
一、文本形态与行为构造
二、量刑起点与处罚标准
三、损伤分级与立法重心
四、通过技术解析回应法治实践
五、小结
附录一 中华法系新论
附录二 《唐律疏议》是中华法治文明的集中呈现
附录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分类整理、谱系建构与数据库建设”课题组启动会实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