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氮效率
1.1.1 植物氮吸收效率
1.1.2 植物氮利用效率
1.2 油菜氮利用效率
1.2.1 油菜氮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
1.2.2 油菜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物学机制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油菜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田间试验
2.2.2 盆栽试验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氮效率和产量构成差异分析
2.3.2 氮收获指数和收获指数差异分析
2.3.3 农艺性状差异分析
2.3.4 氮利用效率与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籽粒产量是评价油菜氮利用效率的重要性状
2.4.2 籽粒氮累积量是引起氮利用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2.5 小结
第3章 氮利用高效型油菜关键生长期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田间试验
3.2.2 水培试验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生长期地上部生理特性差异分析
3.3.2 不同生长期根系生理差异分析
3.4 讨论
3.4.1 盛花期是氮利用高效品种生长转变期
3.4.2 氮利用高效品种适应环境的生存策略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氮利用效率油菜每角粒数差异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田间试验
4.2.2 盆栽试验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雄蕊和胚珠特征差异分析
4.3.2 不同发育时期角果特性差异分析
4.3.3 主花絮长度和胚珠败育率差异分析
4.4 讨论
4.4.1 花粉数目和花粉活力对每角粒数的影响
4.4.2 心形期是不同氮利用效率油菜每角粒数差异的关键期
4.5 小结
第5章 油菜籽粒氮来源及其差异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植物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开花期和成熟期生物量和含氮量差异分析
5.3.2 花后氮吸收和再转移差异分析
5.3.3 籽粒氮来源差异分析
5.4 讨论
5.4.1 同位素标记法区分花后氮素再转移和吸收
5.4.2 花后氮素吸收不同是引起籽粒氮差异的主要原因
5.5 小结
第6章 不同氮利用效率油菜花后根系特性差异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水培试验
6.2.2 沙培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根系形态差异分析
6.3.2 根系氮吸收动力学参数差异分析
6.3.3 根系氮代谢酶活性差异分析
6.3.4 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6.3.5 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差异分析
6.4 讨论
6.4.1 油菜花后氮素吸收对籽粒氮的贡献
6.4.2 花后根系衰老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