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图文观览(针灸)
0.00     定价 ¥ 59.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293013
  • 作      者:
    编者:王富春//周丹|责编:李昆//邱楚茨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荒宇始初,万物蒙苏。上古之人,穴于天穹地庐,曝之烈日,寒之暴雨,侵之肌腠。病以痛甚,故以尖石为器,点己痛所,缓之。观文览籍,察古之外治,常弘宣针砭,以通经络、调阴阳、扶正气、祛病邪。针者,逐疾于锐尖,盘龙于尾末。其启于战国,承于晋唐,荣于宋金,盛于明,兴于今。吾辈汇古圣今贤,纳前人之箸,融今人之法。图绘其文,文释其图,著述此书。待以时日,彰旷古针法之深妙,固华夏医魂之精奇。 本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从针灸起源、经络腧穴、针灸技法、针灸典籍、针灸教育、针灸流派、针灸交流七个方面,对针灸学发展过程中的珍贵文物、历史资料和名医名家等方面进行介绍。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所有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者,以及喜爱中医针灸的各界朋友。
展开
目录
一、针灸起源
1. 东方砭石初成针
2. 骨针运用见雏形
3. 冶炼制针大飞跃
4. 九针各异有所长
5. 历代九针勤发展
6. 钻木取火始现灸
7. 帛书出土论经脉
二、经络腧穴
1. 汉简《脉书》谈经络
2. 经脉漆雕见循行
3. 《灵枢》针经明精髓
4. 骨度指寸分明辨
5. 三人明堂功甚伟
6. 针灸铜人览精细
7. 山水自然话穴名
8. 以痛为腧成阿是
9. 补虚泻实调阴阳
10. 子午流注天人合
三、针灸技法
1. 毫针进针有千秋
2. 毫针刺激有强弱
3. 针刺得气最重要
4. 针刺治疗有禁忌
5. 飞经走气过关节
6. 治病八法通古今
7. 悬灸温经散寒湿
8. 药灸同用效更佳
9. 直接灸法延年华
10. 灯火灸法民间传
11. 温针通经行气血
12. 刮痧清热疏经络
13. 火罐疗法逐寒湿
14. 药水煮罐有奇效
15. 简便效佳抽气罐
16. 刺络放血起沉疴
17. 小小耳针显奇能
18. 扁鹊头针救太子
19. 穴位敷贴妙防治
四、针灸典籍
1. 轩辕黄帝与《内经》
2. 黄帝明堂阐腧穴
3. 问对答疑成《难经》
4. 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5. 甄权孝母著《针经》
6. 针药并重《资生经》
7. 《针经指南》载歌赋
8. 滑寿再论《十四经》
9. 时珍《奇经八脉考》
10. 《针灸大成》广流传
五、针灸教育
1. 针灸教育起师承
2. 十大弟子拜扁鹊
3. 涪翁师徒传佳话
4. 华佗收徒传针术
5. 徐氏家学重传承
6. 见贤思齐叶天士
六、针灸流派
1. 经学代表杨上善
2. 次注《素问》传经学
3. 经穴考订王惟一
4. 穴法代表王叔和
5. 徐凤代表手针派
6. 重针太师窦汉卿
7. 唐代王焘重艾灸
8. 女医鲍姑擅灸疗
9. 医家仲景擅治热
10. 刺营出血张从正
11. 万全儿科针灸妙
12. 南宋自明攻妇科
13. 明代薛己长外科
14. 喉科针灸郑宏纲
15. 李梴治疾独取脐
16. 针药并用孙思邈
17. 穴位贴敷吴师机
18. 针灸救急属葛洪
19. 南宋席弘誉江西
20. 郑氏父子创流派
21. 桂派朱琏、罗兆琚
22. 澄江学派承淡安
23. 刺血绝学王秀珍
24. 眼针疗法彭静山
25. 头针疗法成流派
26. 金针流派王乐亭
七、针灸交流
1. 针灸精诚传芳邻
2. 针灸热袭欧美域
3. 针灸遍济普非众
4. 针灸治病惠全球
5. 针刺麻醉震全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