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3 思路和方法
1.4 主要贡献与研究创新
第2章 科技与金融融合研究综述
2.1 科技金融研究
2.2 金融科技研究
2.3 数字金融研究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2 理论基础
第4章 科技与金融融合分析
4.1 科技与金融协同演化
4.2 科技与金融融合的生命周期理论
4.3 科技与金融融合机制分析
4.4 科技与金融融合的主要模式
4.5 科技与金融融合风险
4.6 科技与金融融合风险治理路径
第5章 大数据时代科技与金融融合分析
5.1 大数据时代科技与金融融合推动经济发展
5.2 大数据时代科技与金融融合风险
5.3 区块链技术型塑科技金融风险监管
第6章 科技金融创新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6.1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机理
6.2 科技金融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
6.3 科技金融运行模式
6.4 科技金融创新风险管理路径
第7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一般分析
7.1 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排斥
7.2 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排斥的金融市场原因分析
7.3 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作用机制
7.4 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国际比较
7.5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第8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分析
8.1 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排斥的政策规制原因分析
8.2 政策性金融支持运行机制
8.3 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主要方式
8.4 政策性金融支持国际比较
8.5 政策性金融支持措施
第9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风险投资支持分析
9.1 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9.2 风险投资共生系统
9.3 风险投资价值链分析
9.4 美国风险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
9.5 完善风险投资的建议
第10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移动金融支持分析
10.1 我国移动金融创新演进
10.2 移动金融创新的特点
10.3 移动金融创新驱动因素
10.4 移动金融创新产业链分析
10.5 移动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10.6 完善移动金融创新的建议
第11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支持分析
11.1 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传统金融供给原因分析
11.2 互联网金融创新
11.3 互联网金融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11.4 互联网金融风险
11.5 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
第12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支持分析
12.1 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排斥普惠金融的原因分析
12.2 普惠金融的经济效应
12.3 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耦合
12.4 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
第13章 农业科技多层次金融支持分析
13.1 农业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3.2 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理论演进
13.3 多层次农业科技金融支持分析
13.4 农业科技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13.5 构建我国农业科技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
第14章 金融科技发展及风险演进分析
14.1 金融科技的内涵
14.2 金融科技驱动因素
14.3 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发展
14.4 金融科技风险
14.5 金融科技的风险演进
14.6 金融科技风险路径分析
14.7 金融科技监管
第15章 数字经济时代下金融科技发展、风险及监管分析
15.1 金融科技发展及研究现状
15.2 金融科技发展动因
15.3 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
15.4 金融科技风险类型
15.5 金融科技风险分析
15.6 各国金融科技监管模式
15.7 金融科技监管
第16章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双风险”演变机制分析
16.1 数字金融文献综述
16.2 数字金融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
16.3 数字金融“双风险”演变
16.4 “双风险”演变理论分析
16.5 “双风险”现实传导分析
16.6 数字金融对传统金融监管的挑战
16.7 监管科技
第17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金融风险监管分析
17.1 金融监管范式转变的原因分析
17.2 监管科技理论和技术分析
17.3 数字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
17.4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监管路径
第18章 数字普惠金的伦理基础、目标及悖论分析
18.1 数字普惠金融的历史演进
18.2 数字普惠金融的伦理基础——“非自利”人性假设
18.3 数字普惠金融的目标——平等、优先和效率
18.4 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悖论
18.5 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的耦合
18.6 结论
第19章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分析
19.1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综述
19.2 传统金融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19.3 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与共同富裕的耦合
19.4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
19.5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19.6 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数字鸿沟”问题
19.7 解决“数字鸿沟”的对策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