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学术,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绽放的第一个高峰期。从春秋至战国初期,齐国创办稷下学宫,广纳天下贤才。贤人高士无政务烦劳,却可享受士大夫丰厚待遇,所谓“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他们在这里授徒、问政、争鸣,将诸子之学推向巅峰,形成了百家飚骇、云蒸霞蔚、空前绝后的学术气象。先后有两位圣人级大儒——孟子、荀子至稷下学宫,留下了他们“高光”的足迹,并为构建人类高级政治文明形态进献智慧……但春秋战国纷乱的历史,终因“上无贤主、下遇暴秦”,导致先圣在悲怆艰难的步履中走向生命的终结。
稷下学宫的创办,被中外学者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大手笔”“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作者遍查相关史料,将笔墨聚焦于这一重大历史文化事件,融学术、史实、文学性表达于一炉,以激越的情思,摇曳缤纷的文字,描画出稷下先生“奋髯横议”的宏大气象、顶天立地的坚挺脊梁、忧戚天下的悲悯情怀、穿越数千年时空的智慧光谱。是作者继《剑魂箫韵:龚自珍传》《蔡京沉浮》后的又一部长篇历史非虚构力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