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发展轨迹让我们将文学和政治视为两个彼此独立的、不可约简的领域。如果历史学家想要探究其他地方和其他时代的情况,就必须摒弃这种观念。在建康,在五至六世纪的中国南方,没有什么能让文学与政治分离:阅读和写作的知识——“文”——是由宫廷和行政机构塑造的。大臣是“作家”,礼仪是他们的“美学”,皇帝、王公和其他大臣则是他们的“文学评论家”。文人知识是皇权的装饰,是皇帝和王公大臣美德的象征,它受一整套宫廷和行政规则的制约,这些规则界定了它的使用和传播,以至于文人权力和皇家权力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这种情况下,文学争论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政治冲突:它们对象征权力的“正确”礼仪形式秉持不同观点。我们将从这些竞争和依赖、阴谋和规则的角度,来审视这个与我们的世界既接近又遥远的文人世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