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0.00     定价 ¥ 66.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0965329
  • 作      者:
    作者:王勇|责编:韩继婷
  • 出 版 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为聊城大学体育学院教师王勇所著,该书依托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立项,经过项目组团队历时2年调查研究,本书为该作者个人研究部分的研究成果。本书旨在探讨健康中国背景下,如何将医学与体育专业相关知识、技术、技能融入到某一新的专业领域,切实将“体”“医”融合于特定人才之“一身”,有效推进“体医融合”之发展,以应对各类健康风险。该书稿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1YJAZH092)研究成果,研究主题为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与实现路径。全书共分为七章,从体医融合产生根源出发,立足我国实际,探讨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并通过调研获取现阶段我国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历程、时代意蕴与现实困境
第一节 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历程
一、体育救国
二、体育大国
三、体育强国
四、健康中国
第二节 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意蕴
一、为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三、为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策略
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第三节 健康中国战略的现实困境
一、影响健康因素繁多
二、健康理念薄弱
三、体育之促进健康功能发展不足
四、医疗体系不健全
五、运行机制未建立
第二章 体医融合的发展与内涵演变
第一节 体医分裂到体医结合
一、健康概念与演变
二、传统健康观
三、当代健康观
四、人类健康对体医结合的需求
第二节 体医结合到体医融合
一、体医结合的概念及意义
二、体医结合的局限性
三、体医结合向体医融合的转变必要性
第三节 体医融合的概念及内涵
一、体医融合的概念
二、体医融合的内涵
三、体医融合的时代价值
第四节 体医融合模式及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体医融合模式
二、体医融合面临的困境
三、体医融合实现路径
第三章 体医复合型人才的社会诉求与培养现状
第一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的社会诉求
一、体医复合型人才的群众诉求
二、体医复合型人才的高校诉求
第二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体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现状
二、体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第四章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分析
第一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概述
一、体医复合型人才概念演变
二、体医复合型人才特征概述
三、人才培养要素阐释
第二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核心要素
一、基于医学治疗为主运动为辅的人群
二、基于运动为主医学治疗为辅的人群
三、基于无疾病以主动健康为主的人群
第三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未来展望
一、健康需求
二、人才需求
三、阶段需求
第五章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第一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模型
一、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模型研究现状
二、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模型
第二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构建
一、知识复合型实现路径
二、技能复合型实现路径
三、实践创新型实现路径
第三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检验
一、聊城大学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模式
二、聊城大学体医融合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相关的战略建议
第六章 体医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
第一节 人才评价体系概念
一、人才评价体系基本概念
二、人才评价体系发展脉络
三、人才评价体系的标准
四、人才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
五、人才评价体系的原则
第二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
一、体医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面临的挑战
二、体医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
三、体医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应坚持的原则
四、体医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未来发展趋势
第七章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前景展望
第一节 社会发展对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一、全球化对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二、信息化对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三、数字化对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节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未来愿景
一、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
二、培养模式的不断更新
三、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