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新世纪小说创作/城乡文化文学关系研究文丛
0.00     定价 ¥ 32.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6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9128369
  • 作      者:
    作者:王光东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小说创作风格或形式的变化都与作家的内心有关,或者说是与作家内心同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怎样的关系有关。如果文学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信任关系,说明作家还相信这个世界有希望,这个世界还有向善向美的可能,那么,他笔下的文学世界不管是贫穷、苦难还是残酷、暴戾,他的作品中都会有一种精神的底色。这种由“信任”生出的“温暖”,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特别重要。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城乡之间关系的流动带来了许多新的文化、文学因素,王光东著的《城乡关系视野中的新世纪小说创作》尝试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分析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出现的新的特点,阐述新世纪文学创作过程中王安忆、贾平凹、尤凤伟、范小青等一批优秀作家的作品,概括城乡流动中的新世纪小说的创作特征和精神指向。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城乡流动中的新世纪小说的特征
第一节 悲悯:一种有代表性的叙述情感
第二节 现代性反思与民间守望:想象的文化动力
第三节 道德与生存的纠缠:审视现实生活的一种视角
第四节 生活流动与小说语言的地方性
第二章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作家作品
第一节 《秦腔》:乡土困境的文学表达
第二节 《带灯》:乡土旷野上的行走
第三节 《高兴》:刘高兴的精神与尊严
第四节 范小青:人性的温暖与感动
第五节 尤凤伟:“故事”里的人生
第六节 《日头》:现实主义的精神力量
第三章 现代性反思与城乡生存方式思考
第一节 王安忆为何写作《匿名》
第二节 对传统生存方式的探寻
第三节 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思考
第四节 《匿名》的当代文学史意义
附录
新世纪以来的杂文写作
生态小说:意识的觉醒与反思
社会的变化与文学的能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