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为传奇之第一义也。至宋则以诸官调为传奇, 《武林旧事》所载诸色伎艺人,诸宫调传奇,有高郎妇、黄淑卿、王双莲、袁太道等。《梦粱录》亦云: “说唱诸宫调,昨汴京有孔三传,编成传奇灵怪人曲说唱。”即《碧鸡漫志》所谓“泽州孔三传,首唱诸官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者也。则宋之传奇,即诸宫调,一谓之古传,与戏曲亦无涉也。元人则以元杂剧为传奇, 《录鬼簿》所著录者,均为杂剧,而录中则谓之传奇。又杨铁崖《元官词》云: “《尸谏灵公》演传奇,一朝传到九重知,奉宣赍与中书省,诸路都教唱此词。”案《尸谏灵公》,乃鲍天祐所撰杂剧,则元人均以杂剧为传奇也。至明人则以戏曲之长者为传奇, (如沈璟《南九官谱》等)以与北杂剧相别。乾隆间,黄文旸编《曲海目》,遂分戏曲为杂剧传奇种,余曩作《曲录》从之。盖传奇之名,至明凡四变矣。
戏文之粥,出于宋元之间,其意盖指南戏。明人亦多用此语,意亦略同。惟《野获编》始云:“自北确《西脯》,南有《拜月》,杂剧变为戏文。以至
《琵琶》,遂演为四十余折,几倍杂剧。”则戏曲之长者,不问北剧南戏,皆谓之戏文。意与明以后所谓传奇无异。而戏曲之长者,北少而南多,故亦恒指南戏。要之意义之最少变化者,惟此语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