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商品泥鳅养殖<br> 据报道,日本泥鳅的食用规格最小只需5厘米体长,国内一些企业加工香酥泥鳅干的规格为12~16厘米。成品泥鳅养殖,通常是将泥鳅种养成每千克80~100尾,每尾体重10克以上的商品泥鳅,一般养殖期为一年。主要的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专用池养殖、稻田养殖、箱式养殖、庭院式养殖等。<br> 泥鳅个体小,有钻泥本能,善逃跑,既可钻孔逃跑,又能越埂、跳跃、附壁攀越。其生长速度不很快,故泥鳅商品食用规格较小。泥鳅抗病力强,食性杂,适应多种水域单养、混养,特别是在浅水水域中照样摄食生长。泥鳅适于高密度养殖,养殖成本低。泥鳅繁殖力也较强,其本身又是其他一些特种水产动物的优良活饵料。一、养殖的基本设施无论进行何种形式养殖,都应具备一些基本设施和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设施以及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如下几方面。<br> (一)泥鳅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br> 泥鳅养殖场地的选择和养殖场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泥鳅养殖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的大小。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严格选择,科学规划。<br> 1.养殖场地的选择<br> (1)水源和水质:泥鳅喜欢温度较高的平原水,而不喜欢清澈低温的山溪水。因此,我国大部分平原地区都适宜养鳅。可利用有水源保证的连片稻田,也可利用浅水湖、库、沼泽、滩地等大型水域。小规模养殖可利用低产鱼池、藕塘、育珠塘、小沟渠、低洼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