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枣精细管理十二个月/果园精细管理丛书
0.00     定价 ¥ 10.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9134010
  • 作      者:
    王文江//刘孟军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文江,现任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二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果树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科技成果8项,其中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l项、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l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在家一级学报发表8篇。出版科技著作8部,其中副主编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br>    刘孟军,博士后,教授。现任河北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际园艺学会枣属植物工作组主席、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理事长、国家林业局枣产业专家组组长、中国经济林协会枣工作组主任委员和《园艺学报》、《果树学报》编委等。曾获全国百名青年科技标兵和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br>    1984年起,一直致力于枣树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际合作、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河北省等科研项目30多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主编科技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获国家专利4项,培育新品种2个。此外,还涉足了野生果树和干果资源等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枣树原产我国,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树之一。近年来,枣树以其特产我国、抗逆性强、早果速丰、管理容易、果实营养丰富以及可兼顾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和国家改善生态环境双重效益等独特优势,成为我国果树发展中一个新的热点,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和出口创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除黑龙江、吉林、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枣树栽培,全国栽培面积已达2 000多万亩,年产量30亿千克以上,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干果,在所有果树中其栽培面积仅少于苹果和柑橘,居第三位,产量居第七位。但是,我国枣树的总体生产水平还不高,特别是新技术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大量的先进技术还只是停留在试验田中。近年来,虽然各地相继涌现出一批亩产2 000千克甚至3 000千克的高产典型,但全国的平均亩产仍还不到200千克。<br>    为了便于果农和基层技术人员掌握和使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本书在简要介绍了我国枣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枣树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按照枣树的主要物候期(休眠期、萌芽展叶期、花期、果实发育期和果实采后至落叶期)的进展顺序,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所要用到的主要技术,最后附录了针对北方枣区的枣园精细管理作业历。<br>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丰富系统、技术简明实用,以期为枣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有关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或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枣树栽培的生物学基础<br>    一、生命周期与年周期<br>    (一)枣树的生命周期<br>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枣树的一生可分为5个时期:<br>    1.生长期又称主干延伸期,此期离心生长旺盛,根系迅速扩大,枣头多单轴延伸生长,年轮平均增长量2.6~2.7毫米,虽能开花但结果很少。此期短者3~4年,长者7~8年。<br>    2.生长结果期 又称树冠形成期,此期生长仍较旺盛,分枝量增多,树冠不断扩大,树体骨架基本形成,并逐渐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但产量不高,此期一般持续15年左右。<br>    3.结果期 即盛果期,此期根系和树冠的扩大均基本达最大限度,生长变缓,结果量迅速增加,产量达最高峰,后期出现向心更新枣头,此期一般可达50年以上。<br>    4.结果更新期此期树冠内部枯死枝条渐多,部分骨干枝开始向心更新,树冠逐渐缩小。结实力开始下降,产量降低,一般此期可延续到80年左右。<br>    5.衰老期树势衰退,树体残缺不全,树冠根系逐渐回缩,年轮增长甚微,主要由树冠内发生的更新枝结果,产量很低,品质下降。枣树一般在80~100年左右进入衰老期。立地条件好的,衰老期过后可进入另一次循环,寿命可达1000多年。枣树休眠芽寿命长和少有枝干病害是枣树寿命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概说<br>一、我国枣产业发展现状<br>(一)分布和规模<br>(二)种类和品种<br>(三)育苗和栽培<br>(四)采后处理与加工<br>(五)内销与外贸<br>二、国外枣产业现状<br>(一)分布国家和地区<br>(二)韩国枣树生产现状<br>(三)国外枣产业发展展望<br>三、枣产业发展趋势<br>(一)品种多样化<br>(二)栽植集约化<br>(三)管理标准化<br>(四)产品安全化<br>(五)营销国际化<br><br>第二章 枣树栽培的生物学基础<br>一、生命周期与年周期<br>(一)枣树的生命周期<br>(二)枣树的年周期<br>二、主要器官及其发育特点<br>(一)根系构成及生长发育规律<br>(二)芽、枝类型及生长发育规律<br>(三)花芽分化及开花规律<br>(四)坐果及果实发育<br>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br>(一)温度<br>(二)水分<br>(三)光照<br>(四)土壤<br>(五)海拔和地势<br>(六)风<br><br>第三章 枣树的休眠期管理(12月至翌年3月)<br>一、冬季整形修剪<br>(一)主要树形及其成形过程<br>(二)主要修剪方法及其作用<br>(三)不同年龄时期枣树的整形修剪特点<br>(四)修剪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br>(五)整形修剪发展趋势<br>二、树体保护<br>(一)刮树皮和涂白<br>(二)修补树洞和治疗伤疤<br>三、病虫害无公害防治<br>(一)枣园卫生<br>(二)利用杀虫灯灭虫<br>(三)利用黏虫胶杀虫<br>(四)药剂防治<br>四、枣果营销<br>(一)枣果目标市场的选择<br>(二)销售方式<br>(三)创立名牌<br>(四)促进销售<br>五、其他<br>(一)年终总结<br>(二)制定下年工作计划<br>(三)农机具检修<br>(四)准备生产资料<br><br>第四章 枣树的萌芽展叶期管理(4~5月)<br>一、土、肥、水管理<br>(一)土壤管理<br>(二)施肥<br>(三)灌水<br>(四)枣园间作<br>二、修剪<br>(一)清除无用根蘖<br>(二)目伤<br>(三)抹芽和重摘心<br>三、病虫害防治<br>(一)枣疯病<br>(二)枣缩果病<br>(三)枣叶斑病<br>(四)根癌病<br>(五)根腐病<br>(六)枣尺蠖<br>(七)枣食芽象甲<br>(八)枣黏虫<br>(九)枣瘿蚊<br>(十)绿盲蝽<br>(十一)黑绒金龟子<br>四、苗木繁育<br>(一)砧木苗的培育<br>(二)嫁接<br>(三)接后管理<br>(四)苗木出圃、分级、包装、运输、贮藏<br>五、建园和栽植<br>(一)园地选择和规划<br>(二)品种选择和品种配置<br>(三)栽植方式和密度<br>(四)栽植时期和方法<br>(五)栽后管理<br>六、大树高接换头<br>(一)品种接穗的采集和准备<br>(二)嫁接时期<br>(三)砧树的清理<br>(四)嫁接方法<br>(五)高接树的管理<br><br>第五章 枣树的花期管理(5~6月)<br>一、土、肥、水管理<br>二、提高坐果率<br>(一)开甲<br>(二)利用促花王提高枣树坐果率<br>(三)摘心<br>(四)花期放蜂<br>(五)喷施微量元素(硼)和植物生长调节剂<br>……<br><br>第六章 枣树的果期管理(6-7月)<br>第七章 枣树的采后至落叶期琮理(9-11月)<br>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