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辞海·建筑水利卷》于2011年12月问世。本书系《大辞海》分卷之一,分建筑、水利两个学科,分别由同济大学的江景波、罗小未、李永盛,河海大学的严恺、左东启、姜弘道任分科主编,主要参与者80余人。
本书是主编会同全体撰稿人在《辞海》99版和09版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吸收学术研究最近新成果,适当增加全新条目(近2000条)编写而成。共收词3500余条,总字数逾70万字。系统地介绍了建筑、水利两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对其基本的名词术语、过程方法、设备器物、理论著作、作品、会议、组织机构、人物等均有所涉及,是融学术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必备的专业工具书。全书按编排,卷前有分类词目表,书后附有词目的笔画索引,便于读者查检。
主要特色是从学科体系和学科发展出发,与《辞海》99版和09版相比本卷增加了工程测量的内容,近年发展较快的园林也从中国建筑历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类。在具体词目中增加了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建筑节能、防震抗震、新型建材等方面的内容。
在编排方面,按照分类编排,建筑分总类、中国建筑历史、外国建筑历史、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园林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物理和建筑设备、铁道工程、道路工程和交通工程、桥梁、给水排水工程、地基基础、地下建筑、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工程测量,水利分总类、水利史、水利学、水文学、水资源与水环境、农田水利、水利发电。本书中部分条目同时被两个学科收入,一般在一个学科的作主条,在另一个学科作参见条,主条释文中则兼收其在两个学科中的内容,既保证了各个学科的完整性,又体现了释文的简明性。
《大辞海》是特大型综合性辞典。 迄今为止,《辞海》是我国唯一的一部大型综合性辞典,它既收单字和普通词语,又收各类专科词语,兼具语文辞典和专科辞典的功能,收词丰富,检索方便,实用性强,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随着人类知识积累创新速度的加快和我国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不少文化层次较高的读者对《辞海》的查检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在继续编纂《辞海》新版使其适应时代要求的同时,编纂一部比《辞海》规模更大、所收字词更多、内容更加丰富的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实属必要。
《大辞海》的编纂以《辞海》(1999年版)为基础,继承《辞海》的优点并加以拓展,以增收《辞海》尚未涉及的新领域和各学科的新词新义为重点,适当补充缺漏。全书收词约25万条,共约5 000万字,均为《辞海》的两倍以上,按学科分类编纂分卷出版。
《大辞海建筑水利卷》包括:建筑分总类、中国建筑历史、外国建筑历史、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园林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物理和建筑设备、铁道工程、道路工程和交通工程、桥梁、给水排水工程、地基基础、地下建筑、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工程测量;水利分总类、水利史、水利学、水文学、水资源与水环境、农田水利、水利发电。
建筑
总类
建筑学
研究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构筑物与室内外环境的学科。主要内容为综合研究建筑功能、物质技术、建筑艺术与经济,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建筑设计方法,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建筑结构、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成就,建造反映时代面貌并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建筑物、构筑物与室内外环境。
建筑
○1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2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3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
园林
广义的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自然景素和人工景素,创建游憩、生态的优美绿色环境。自然景素有植物、山石、水体、天象和动物等;人工景素有建筑、园路、场地等。规划设计要依据历史现状、功能要求、游憩行为、审美意识、投资状况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的需求,运用创意构思、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手段。狭义的指中国古代清末之前的传统园林和以后的仿古园林。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宅园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可分:传统园林,如北京颐和园;城市各类绿地,如上海复兴公园;风景名胜区,如安徽省黄山风景名胜区。
国土规划
对一国国土(领土、领海、领空)或一定地域的环境、资源等进行调查,拟定开发和建设的部署,处理治理与保护的关系而制定的综合规划。内容包括规划范围、目的和要求、分期实施目标、力量组织和实施的步骤等。对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土木工程
○1用建筑材料(如土、石、砖、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和各种金属材料)修建房屋、道路、铁路、桥梁、隧道、河、港和市政卫生工程等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随着工程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些专门分科,如修建河、港、水坝、灌溉渠等称“水利工程”;修建各种房屋称“(房屋)建筑工程”等。○2道路、铁路、桥梁、隧道和市政卫生等各种工程全部或一部分的建成物的统称。
……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