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研究
0.00     定价 ¥ 79.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12608
  • 作      者:
    作者:刘秋月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研究》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对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名称与内涵、发展历程及主要作家作了简要介绍。华裔美国女性小说大多是通过讲故事、重塑华裔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的,因此第二章对华裔美国女性小说中的华裔母亲、女儿及父亲的形象分别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主题进行了论述,身份认同、“美国梦”是两大主题。第四章在分析了《喜福会》、《女勇士》、《灵感女孩》及《骨》的叙事策略后,总结了华裔女性小说*为显著的叙事特征:家族叙事和自传体叙事。第五章以老作家的新作、新作家的代表作为例分析、总结了本世纪前十年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新趋势:族裔性与普世性的结合、传统的继承与个性化写作、多元性与文学性并重。
展开
精彩书摘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研究》:
  中国在社会价值及体系上与美国大相径庭,华裔即使是漂洋过海移民到美国,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甚至已经习惯用美国价值观来看待问题,并声称他们是“典型的美国佬”,他们头脑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依然会无意识地起着作用,明显与其他族裔的美国人不同。因而,华裔家庭的母女关系既与纯粹的中国母女关系不同,又与美国母女关系有一定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显得微妙而特殊。
  黄玉雪的《华女阿五》用大量的笔墨刻画了善良、懂事、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优秀华裔女性“玉雪”的形象,小说以较多的笔墨刻画了玉雪父亲这一形象,而其母亲却是在场的缺席。在这个旧金山唐人街的华裔家庭中,父亲是一家之主,经营着一个小型的家庭制衣作坊,并管理着家庭;母亲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她根本就没有名字或投有留下名字。“早上父亲会打开工厂的门,这时母亲会准备好早餐,有米饭、蔬菜或者汤,肉或者鱼,以及蒸好的来自中国的咸鱼。一天中其余的时间母亲除了要停下来做饭或是做其它家务,她一直都在缝纫机上工作。”①母亲总是在沉默中辛勤劳作,除了在新年的时候到唐人街逛逛,在生孩子的时候会躺在床上休息,其他时间她总是为了生活而操劳着。她照料孩子们的生活,教育女儿要勤勉、忍让,却不会亲密拥抱、爱抚孩子;当女儿在外面受到欺侮时,她总会认为一定是女儿没有做好、有错在先而斥责她,使女儿以后有问题也不愿告诉她;她坚决拥护丈夫的每一个决定,当长大的玉雪因为要出去而和父亲爆发争吵时,母亲坚决地和父亲站在一起。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母亲不懂英语,不了解美国社会,虽然她内心里反对丈夫忙于唐人街华人的公益事业,既累坏了身体又耽搁了自家的生意,但她从不会说出自己的反对;在丈夫病倒住进医院时,她吓得除了哭泣和抱怨外竟不知如何是好。总之,《华女阿五》中的母亲完全是一个中国传统妇女,她恪守封建伦理道德,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又是以父亲为代表的中国男权文化的同谋。她是沉默的,没有自己的声音。
  《华女阿五》以一种严肃而引人人胜的方式讲述了历史转型时期一个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女孩的成长历程,它的女主人公玉雪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第一个光彩夺目的新华裔女性形象。玉雪聪慧、善良、懂事,从小就学着帮家里分担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努力学习。尽管美国社会自19世纪末已经开始提倡男女平等,但在玉雪生活的唐人街,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盛行,衡量女性的标准依然是看她们是否顺从男性,谦卑、隐忍、缄默、不抛头露面依然被认为是女性应有的美德。玉雪的父亲虽然是位开明的商人,重视女儿的教育,也会带她到唐人街以外的地方见见世面,但他更重视儿子。尽管黄家家境清贫,玉雪的哥哥却可以得到父母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有自己的房间,可以养一只宠物犬,父母还资助他去名牌私立大学读书。这只是因为他是男孩,他会延续黄家的香火和姓氏,有朝一日他可以回到中国,以黄家继承人的身份参与祭祖。与此相反,玉雪和她的姐妹却只能分享哥哥剩下的东西。当玉雪请求上大学时,她的父亲断然拒绝了,因为他要供她的哥哥上大学,儿子注定要比女儿优先。对此,玉雪发出了她作为女性的抗议:“作为女孩,我也许不想仅仅为养儿育女而结婚!也许我的权利不止养儿育女!我既是女性。也是一个人!”①中国的这种重男轻女思想不仅影响着在中国生活的人。而且影响到了在美华人。玉雪所奋争的不仅是一个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是一个作为和男性一样的女性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而这种平等则需要以“自由”和“独立”为前提。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名称与界定
第二节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发展历程及主要作家

第二章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中华裔形象的重构
第一节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中母亲与女儿的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失落的追梦人——从《骨》看华裔女性文学中父亲形象的建构

第三章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流散者的身份困惑——华裔女性身份认同困境成因探析
第二节 流散者的寻根之旅——华裔美国女性身份认同的流变
第三节 美国梦的诱惑与虚幻——《典型的美国佬》中华裔美国人的寻梦之路

第四章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新现实主义视域下谭恩美小说《喜福会》的解读
第二节 向后看,向前走——《骨》的叙事策略与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构建
第三节 魔幻褶皱里的族裔现实——汤亭亭与谭恩美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第四节 流散女性的言说——华裔美国女性作家小说叙事特征探析

第五章 世纪之交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新特征
第一节 汤亭亭与谭恩美的“荒原叙事”新尝试
第二节 任璧莲的多元化追求
第三节 邝丽莎的个性化写作
第四节 世纪之交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新特征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