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要看到他人的脸部就能对其做出一种判断,而且这种判断能预测出某些重要的结果。例如,那些看起来比较有能力的政客更有可能赢得选举。然而通过脸部所得出的性格判断是准确的吗?我们如果忽视了对方的脸是否能把对方性格猜得更准?在此书中,亚历山大•托多罗夫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本易于理解和图片丰富的书,借鉴了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系统科学、电脑科学等学科知识,试图通过脸部来探索人类的个性。作者阐述了我们如何进化到能通过脸部来获得瞬间的情绪和基本的社交信号,即运用大脑网络进行脸部信息提取。然而与某些心理学不同,作者认为脸部并没有向我们展示他人的个性,而是我们通过他人脸部的信息得知自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展开
此书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作品,书中包含很多独到见解和引人入胜的插图,将为读者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审美盛宴。
马赫萨林•R.巴纳吉 /《盲区:好人的潜在偏见》的合著者/
托多罗夫通过此书阐释了一条人类普遍的信念:面相之下隐藏着性格。托多罗夫是研究这一传奇领域的杰出学者,他将逐步揭开面相识别心理学的神秘面纱,为我们展现这门丰富多彩、极具魅力的学科。我怀着敬畏之心读完了这本著作,真正了解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大卫•拜恩 /传声头像乐队创始人、《音乐之谜》的作者/
从表面上看,托多罗夫的新作有趣且富有震撼力,但其中隐藏着更深层的含义——人们的大多数决策和行为都是潜意识形成的,对此我们毫无察觉。我们经常带着偏见评估他人,自认为是能够掌控一切的理智生物,而此书却告诉我们,这只是受眉毛、下巴等影响的表象。阅读此书堪称是一次惊悚又畅快的体验。
埃尔德•沙菲尔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的合著者/
面部是新生儿凭借本能寻找的事物,是我们关爱、信任、恐惧、渴望和回忆的对象,是诗歌和视觉艺术的灵感来源。我们依靠面部判断他人的心情和性格,以此左右聘用决策和选举。在这本著作中,托多罗夫带领我们进入一场面部之旅,感受它在人类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它的影响力和迷惑力。读完这本书后,你将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面部。